本报讯 (记者 李坚)仲夏,走进印江自治县杨柳镇白虎咀村挂榜山黄精种植基地,林间里的布谷鸟叫声清脆悦耳,山谷里不时传来的土家族山歌淳朴悠扬,坡上郁郁葱葱的黄精长势喜人,30多名群众正熟练操作割草机、挥着镰刀除草。
村民邓国仙从2015年就在基地务工,这两年,黄精开始采收,作为黄精种植、管护的能手,她几乎天天住在基地,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这里干活包食宿,每天能挣80元贴补家用,大家还是邻里乡亲,非常熟悉,工作很愉快。”邓国仙开心地说。
“药材种植,三分种七分管。当下正值雨季,杂草生长旺盛,严重稀释土壤营养,影响土壤通透性,不利于黄精生长,需要及时除草、适当施肥,精细管护才能让黄精既有品质又有颜值。”杨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陆安林告诉记者。
近年来,杨柳镇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山、水、林等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高标准打造白虎咀村1300亩黄精种植基地,不仅盘活了大片低效山地资源,还带动21户360余人通过山地租金、就业薪金、分红股金等多种方式,享受产业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