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秋时)7月20日,“聪明的植物”自然科普展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负一层开展。此次展览由省地质博物馆与国家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展期持续至10月20日。
展览趣味性十足,现场展出了上百件来自国家自然博物馆丰富多样、千奇百怪的精美植物实物标本,以及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珍稀的黔羽枝化石。展出辅之以丰富的图文,较系统地介绍了植物学、生态学、演化生物学等知识,让前来观展的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有关植物的各类知识,还可通过数字化智能大屏参与展品互动。
“我们将展览分为了五个单元,讲述生动有趣、充满传奇与哲理的‘聪明’植物故事!”此次展览负责人侯楚秋向记者介绍,展览分为“植物由来、适者生存、扩大领地、防御策略、红色植物”等单元。
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刁理品介绍,此次展览寓教于乐地讲述了“聪明”的植物们如何适应环境,如何生存、演化、繁衍至今的智慧和策略,希望能在假期为广大青少年观众带来一场自然科普盛宴。
据悉,自2021年以来,省地质博物馆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先后在暑、寒假期间举办了“珍稀海洋贝类”“濒危动物”等自然科普类展览,累计接待20余万青少年观众,很好地发挥了地质博物馆科研科普新基地的平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