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搬出来的新生活

祁德超

走进黔西市锦绣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幢幢高楼林立,文化广场、老年学校、感恩故事屋、图书室、舞蹈室、书画室和“文化云驿站”等文化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三五成群的老年人在打牌下棋休闲娱乐,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忙着穿针引线,赶制订单。

王占艳一家原来住在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自从2018年搬进了城市新居,不仅告别了原来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而且她还在家门口打起工来。王占艳说:“自从搬到这里,我就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工资3000元钱,还能陪伴孩子,很高兴、很幸福。”

作为黔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锦绣街道锦绣社区现居住着4044户17902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大家搬进了城市,住上了新居,能否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是当地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锦绣街道聚焦“人力资源开发”,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全力抓好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争取上级资金244.88万元,在安置点建设锦绣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构建易搬群众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开展实用技能培训。

在完善就业服务平台的同时,锦绣街道探索建立“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一批、引导外出务工就业一批、就近自主创业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安置就业一批、引进工厂带动就业一批、发展经济实体就业一批”工作举措,不断拓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增收门路,确保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户均1人以上就业,倾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如今,在锦绣社区,不仅建设了扶贫车间,而且还引进了藤椅厂、数据线加工厂、苗绣车间、锡箔纸厂、磊胜电子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商业区,带动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同时,在商铺租赁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引导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创业就业,通过开商铺、摆摊点,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自主创业就业,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定增收。

锦绣社区居民付群修说:“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搬出了大山,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成为了新市民,上班就在家门口,小孩读书也方便,我相信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聚焦人力资源开发,助力搬迁群众就业。锦绣街道通过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六个一批”工作举措,助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创业持续增收,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22年,锦绣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3254.31元。

锦绣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清龙说:“我们通过‘六个一批’工作举措,拓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增收渠道,帮助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3726户7911人就业,就业率达91.6%,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户均1人以上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 2023-07-1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9098.html 1 搬出来的新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