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杨正熙和种子博物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春英

杨正熙,黎平县尚重镇洋洞村土生土长的侗族人,他用一座“种子博物馆”,守护了诸多地方优质农作物品种资源,传承和弘扬了古老的农耕文明。

侗族种植水稻历史悠久,黎平也是贵州传统农业保存最好的地区。洋洞村海拔在400米到1200米之间,当地人在不同海拔高度种植不同稻谷,品种琳琅满目。

但随着外来高产稻谷品种的引进和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种植本地稻谷品种的人越来越少。2011年,还是黎平县岩洞镇镇长的杨正熙在村里走访,听到村民说“很多品种都没有种了”,他感到十分心痛。

后来,杨正熙辞去公职,专心做传统谷种的种子收集和保育工作。只要听到哪里有老谷种,他就立刻动身前往收集。期间,杨正熙记忆最深刻的是“高秆芒粳”,过去村民专门用这个品种的米给产妇和幼儿煮粥吃,产妇吃了这个米容易产乳,小孩子吃了比较容易消化,侗语的意思是“坐月子期间吃的米”。

杨正熙收集种子,会深入到每个村寨去找老干部、找对老稻种比较了解的老人,询问谁家还有这些老种子、老稻种。2014年清明节的前一天,当地村民杨秀川挑着最后一担紫米稻谷下山,准备全部打成米,来年不再种了,这意味着又一个谷种将彻底消失。杨正熙闻讯匆匆赶去,把剩下的稻谷全部买下来,一共不到70斤。就这样,紫米的种子被“抢救”了下来。

“保育老谷种,拯救濒危品种,让它们流传下去,是我最大的心愿。”杨正熙告诉记者,为了搜集老品种,他花了8年的时间跑遍了黎平和周边县份的900多个村子,收集到186个农作物品种。为保存保护好这些古老珍稀品种,他东凑西借,建起了“黎平种子博物馆”。博物馆内,有一条长50余米的“L”型走廊,里面摆放着他这些年收集来的本地种子,不仅有黔东南地区独有的稻谷品种,还有苞谷类、瓜豆类、薯类、杂粮类、中草药类等,原本以为已经绝种了的品种,更是通过杨正熙的一次次找寻,又重现在大家面前。

杨正熙并没有把辛苦搜集来的古老农作物种子放在博物馆里置之不理,而是通过研究,看哪一种适合栽种,然后发动农民种植,“只有发展好产业,提升了作物的经济价值,让大家种下去有奔头有希望,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这些农作物品种。”杨正熙说。

2017年,杨正熙发起成立了贵州有牛复古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选取本地优质稻米品种,采取“牛草+牛粪+牛耕”传统方式进行种植,打造了“牛耕部落”品牌。2022年,合作社种植“有牛米”4000余亩,销售额达2300余万元,带动680户农户增收。“本地品种的稻米虽然产量低一点,但就是香、就是好吃,我们的售价比市场普通稻米贵5倍以上,但是仍然供不应求。这就是本地品种资源的优势、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杨正熙表示,下一步,他还将持续收集开发地方优异品种资源,让老品种焕发新光彩,让老农民过上好日子。

--> 2023-07-1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9044.html 1 杨正熙和种子博物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