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资源应收尽收 品种应保尽保

——贵州省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验收

新蒲新区国家级辣椒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科技人员查看辣椒长势。 罗星汉 摄

资源普查与调查队在黄平县谷陇镇火车站村收集小米地方品种。 (贵州省农科院供图)

岑巩国家级水稻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技术员在登记水稻品种。 杨启志 摄

资源普查与调查队收集到的部分贵州优异种质资源。 (贵州省农科院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春英

近日,七省(区)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验收会在贵阳召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孙好勤、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立会等专家和领导组成的验收组,对贵州、河北、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肃等七省(区)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进行验收。

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贵州省相关情况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并质询,一致同意贵州省通过验收。专家组认为,贵州省完成了86个县的普查和22个县的系统调查,共征集和收集资源5249份,资源全部移交相关国家种质库圃,实现了区域、生态和作物的全覆盖,完成了既定任务。普查表、调查表等数据信息完整,与实物一一对应。收集到化屋小黄姜、大方五里香、毕节大白包谷、独山青菜、关井胡萝卜等一批优异、珍稀、特色资源,挖掘了小白壳薏仁、威宁黑苦荞等一批优异资源并推广利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专家组表示,贵州省在组织实施过程中,领导有力,管理科学,各单位分工明确,协作密切,锻炼了队伍,提高了能力,尤其是通过开展深入广泛的宣传,提高了社会公众的关注,促进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据了解,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2015年起,农业农村部分批次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9年以来,贵州省按照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部署和技术方案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蒋太明介绍,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山区农业省份,境内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突出,孕育了类型丰富、遗传多样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加之贵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保留了许多珍稀、古老的种质资源,是我国西南农作物种质资源富集中心。完成好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摸清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助力贵州种业振兴和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更能进一步丰富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多样性,为我国战略种业和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基因资源,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本次贵州省的普查收集行动覆盖全省9市(州)的86个县(市、区),系统调查涉及22个县(市、区),普查区域覆盖全省98%的面积,东西跨度约550公里、南北跨度500公里。普查队调查走访了乡镇746个次、村(居)委会1954个次,走访农户1.8万人次,队员行程累计达50余万公里,基本覆盖省内区域,真正做到了应收尽收、应保尽保。此外,种质采集地最高海拔2533.5米、最低海拔240米,覆盖了我省所有生态类型、作物类型和种质类型,体现了生态环境多样性、作物种类多样性和品种遗传多样性。

贵州省的普查收集行动共计征集收集资源5249份。其中,完成了86个县(市、区)在1956年、1981年、2014年3个时间节点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更替、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以及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等方面普查表基本数据的填报,摸清了全省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品种变化趋势,并提交征集资源2765份;完成了22个县(市、区)系统调查,收集特色、珍稀濒危种质资源2484份。征集收集获得的种质实物样本已陆续分类移交至中国农科院等10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省内均进行备份保存。

“本次普查收集行动发现、发掘了一批特色、珍稀、濒危优异资源,筛选出一批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的优异种质,可供育种创新利用,培育新品种应用于生产。”蒋太明说。

--> 2023-07-18 ——贵州省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验收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9041.html 1 资源应收尽收 品种应保尽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