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阳 通讯员 艾昌春)今年以来,为让老农贸市场经营规范有序,精准有效服务,谢桥街道将市场周围占道经营的流动菜贩资源有效整合,创新推出“农村菜·谢桥买”品牌,划行归市统一管理,充分利用农贸市场闲置区域,重新划定212个临时经营摊位,接纳周边流动摊贩。
夏日凌晨,天微微亮,万山区谢桥街道谢桥社区喻桥珍的菜园里,茄子、辣椒、韭菜各种应季蔬菜应有尽有,菜农喻桥珍正和老伴一起摘菜。
经过一段时间的忙碌和清理,喻桥珍拿上扁担,挑着蔬菜赶往集市。来到谢桥便民菜市场,尽管时间很早,现场早已人流涌动,菜农们有序排队摆摊,市民用心挑选所需蔬菜。
找到一个合适位置后,喻桥珍开始摆摊经营。“现在我们卖菜不用愁没地方了,挑到这里就可以有位置摆,方便多了。”喻桥珍介绍,以前谢桥没有集中摆摊的地方,大家挑菜出去还得到处找地方卖,没有个落脚的地方。既不好卖,乱摆摊还会影响城市环境美观。
“现在出门买菜也很方便,而且都是村民们自己种的农家菜,我们都很放心。这里的管理也很有秩序,不像以前一样乱糟糟的。”家住附近的谢桥街道谢桥社区居民蒋桂云说。
同时,谢桥街道还以“便民利商、疏堵结合、规范有序、活跃经济”为原则,充分依托市民的消费需要和消费习惯,创新打造“早菜市、夜集市”商业布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
“围绕强村富民和创建文明城市,我们在这里给菜农找到了一个‘家’,让他们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既能够感受到温度,更能够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现在我们两侧的所有门面全部已经租出,当地群众受益了,市场也激活了。”谢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张艳华说,接下来,将继续打造“农村菜·谢桥买”品牌,助力更多菜农稳定增收。
“过去靠捕鱼捞虾,起早贪黑。现在给电站开船也轻松能养家。”退捕“上岸”后,赵安荣被聘用到思林发电厂开船上班,负责巡河护鱼和清理河道等工作,实现解决生计和守护乌江双效兼得。
望着电厂库区清波荡漾的江面,赵安荣忍不住发出感叹,“从‘打鱼塘’变生态区,水清鱼肥的白鹭湖终于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