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柱县以“三化一特”为抓手,将庭院美化与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美丽家庭”提升乡村颜值,把家庭“小美”聚合成乡村“大美”。
自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开展以来,天柱县各乡镇(街道)村寨,随处可见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以及村民群众,集中开展乡村环境整治行动,整治废弃猪牛棚、清理规整庭院等,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家园”。
环境整治齐参与
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开展以来,天柱县社学街道以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通过集中整治、党员引领、群众参与和日常管护相结合,努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舒适的宜居乡村。
近日,社学街道社学村组织党员、村“两委”、村民代表,对本村村民按照“庭院净化、庭院绿化、庭院文化、庭院经济”等评分标准,进行入户评比。
一排排硬化的水泥巷道干净整洁,通组路上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建设成“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一幅恬静闲适的田园风光图呈现在眼前。
村民杨本姣家里,庭院干净整洁,生态园里各类瓜菜长势喜人,果蔬飘香。庭院内格外显眼的是文化墙上的“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九个大字。“真正将庭院净化与庭院文化相结合、庭院绿化与庭院经济相融合,既装扮了美丽家园,又提升了农村环境。”评委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被评为示范户,是村里的认可。我每天早晨都将屋里屋外打扫一遍,因为自己也喜欢花草,喜欢装扮庭院,所以,把庭院打造成一个小小的‘生态园’,里面种有辣椒、豇豆、茄子等,只要是蔬菜类我都有种。”杨本姣说。
今年以来,社学村以“庭院美化示范户评选”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广大妇女、老党员和家庭在改善农村环境整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激发村民的引领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家家户户绿叶鲜花装扮,全面提升辖区干净整洁、和美宜居的环境卫生水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应该发挥带头作用,所以,我看哪里不干净,就去打扫哪里,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就尽量做好。今天,我家被评为示范户,感到非常高兴,今后,还要继续努力。”社学村村民吴运河说。
社学村党支部书记王英芳介绍,村里每月开展一次“庭院美化”评选活动,评选标准主要以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庭院要美化、有绿色、有花草,室内客厅、房间、厕所和厨房要干净整洁、摆放整齐。最重要的是打造庭院经济的加分相对较高。
今年以来,社学街道全面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全街道各村集中对各自区域内主路沿线、通社道路、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的生活垃圾、落石土块、枯枝烂叶等进行了全面清理,并着重引导村民对小庭院、小花园、小景点进行改造,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龙本英 肖明忠)
共绘乡村新图景
走进天柱县注溪乡,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规整有序、花朵争艳,村民们忙碌在各自的农家小院和田间地头……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我们通过院坝会、敲门行动等形式,提升广大村民‘农村环境整治行动’知晓率和参与度,引导群众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共同维护良好生活环境,构建起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注溪乡注溪村党支部书记杨天来说。
据了解,天柱县筹集各类资金125万元,采购30万株苗木免费发放到村寨,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建设,折合绿化面积3.8万亩。提升庭院棚架2853个189亩,庭院菜园2.41万个2532亩,庭院果树3.89万株1667亩,庭院栅栏1486个1.43万米。
天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荣慧介绍,今年以来,天柱县围绕“庭院设计布局美、物品整齐有序美、环境卫生清洁美、栽花种树绿化美、家风家训风尚美、增收增效富饶美”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真抓实干,积极推进了增绿“村园”和增效“家园”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天柱县以全域无垃圾治理为抓手,下足“绣花”功夫,全面开展“清脏”行动,不断提升农村颜值、气质、内涵,全力打造设施完善、环境秀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全县96个村新增配备768名保洁员公益岗位,抓好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配置农村垃圾收集员,全县行政村农村垃圾收集覆盖率达98.3%;并与县内5家废品收购站对接,组建废弃物回收站点,有效提升垃圾集中处理水平,打造干净、舒适的宜居乡村。
在天柱县渡马镇桥坪村,党员干部及村民开展和美农家暨乡村庭院“选美大赛”评选活动,根据庭院宜居美、居室洁净美、家风人文美、勤劳致富美等评分标准进行评选,对获奖农户进行奖励,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渡马镇党委书记陆应福介绍,今年以来,渡马镇以实施庭院净化、庭院绿化、庭院文化,深挖乡村“土特产”的“三化一特”为抓手,在全镇下辖5个村5300余户全面实施乡村庭院美化,不断推动乡村面貌改善,共建渡马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以来,天柱县聚焦农村环境整治,探索新思路、新方法,采取评选推优、以奖促改的方式,按照庭院宜居美、居室洁净美、家风人文美、勤劳致富美四方面开展乡村“美丽庭院”示范户评选活动,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大比武”120余次,开展文明评比150余次,评比出文明户354户、美丽家庭686户。 (龙本英)
法润苗乡侗寨
“12岁的小明与同学打闹,将同学打伤,大家觉得小明应不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是的,同学间嬉戏打闹,受到伤害,应该相互承担责任……”
近日,天柱县人民法院到天柱县第三中学挂牌成立苗乡侗寨少年法学院,并开展了第一堂主题为“法润苗乡侗寨,守护少年的你”法治教育课。
天柱县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讲解,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普法教育课。
“我们成立少年法学院,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孩子的合法权益。初中学生大都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缺少自控能力、自我防范能力,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还容易受到不法侵害。他们学习法律知识后,就可以懂得如何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可以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天柱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周仙娥介绍。
自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启动以来,天柱县人民法院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法治教育普及工作,成立少年法学院就是其中一种。周仙娥表示,下一步,天柱县人民法院将通过开展法治教育课、组织学生到法院观摩审判、将巡回法庭开到学校等方式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同时,还将加强学校老师法治教育培训,让老师们能够更好地知法懂法,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法守法。
天柱三中少年法学院只是天柱县人民法院法治教育普及的一个试点,之后还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逐步在全县各学校推开,增强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让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在校园蔚然成风,推动乡村法治教育普及取得实效。 (伍丽 杨德志)
“巡回法庭”走进社区
“被告人杨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近日,在天柱县联山街道惠民社区的小广场上,天柱县人民法院法官欧阳建涛的宣判声掷地有声。这是天柱县人民法院开展“巡回法庭”走进社区的庭审现场。
当天审理的是一起盗窃案。法院审理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盗窃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罪名成立。被告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坦白,可从轻处罚。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对其从宽处理。结合被告人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依法作出了判决。
当天,庭审现场围满了前来旁听的群众,大家听得很认真。天柱县人民法院还对庭审过程进行全程直播,吸引7万余名网友关注。切实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我们这个社区的居民是从全县各个乡镇搬来的,大家主要的收入来源靠外出务工,留在家里面的基本上就是爷爷奶奶。‘巡回法庭’走进我们社区,让这些老人和孩子们能够现场学法,这对我们社区的法治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天柱县联山街道惠民社区党委副书记潘昌文说。
开展“巡回法庭”审判活动,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在各乡镇(街道)、各村现场开庭,深入开展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的法律宣传活动,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乡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对乡村法治教育普及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今年以来,天柱县人民法院共开展“巡回法庭”审判活动3场次。
(伍丽 杨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