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凯里雷公村

养殖合作社生态认养打开销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光莉

“喔喔喔……”夏日清晨,一阵阵鸡鸣声叫醒了熟睡中的吴征文。他一如既往地走进养殖基地,将准备好的草料、玉米、豆粕、陈稻谷等放入搅拌机打匀,然后带进山间投喂鸡群。山林里,5000多只鸡茁壮成长。

“生态土鸡很有市场,是个不错的选择。”吴征文的家在凯里市龙场镇雷公村,经过市场调研,加之当地开展的技能培训,一直想创业的他于2015年在村里建养殖基地。然而,万事开头难,本想着甩开膀子大干一番的他,遭遇当头一棒,“第一批进购的3000只鸡,在200平方米的大棚内养了3个月,就死了200多只。”吴征文心急如焚。

“棚小了不够住,鸡多产生的粪便也多,鸡群接触后容易造成感染生病。”吴征文不断摸索,找到症结所在,他转变思路,扩大养殖范围,成立雷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养殖基地命名为雷谷农场,向20多户农户流转了80多亩山林,鼓励农户入股,新建40多个吊脚楼式鸡棚,并用网格隔开划分区域进行喂养。

“鸡棚有遮阳避雨的顶棚,四周通风,底部悬空铺上了网格,可以过滤粪便,这样干净又卫生,减少了疾病……”不断积累经验,吴征文越来越得心应手。

在保证量的前提下,吴征文对质的要求也极高,“让鸡在山林间自由觅食,喂养五谷杂粮,将鸡粪用作肥料滋养植被,进行生态循环养殖。”良好的品质,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合作社效益不错,村里90多户农户参与分红。

去年6月底,吴征文开始大力宣传雷谷农场生态土鸡认养。“客户支付定金认养鸡后,我们可每月为其送上新鲜的土鸡蛋,直至送满12个月后再将这只鸡送给客户,并且可代为烹饪。”老客户之一的龙祖珍听到消息后,立马以每只100多元的价格认养了4只,第一个月就收到60枚鸡蛋,吴征文直接送货上门。

目前,雷谷农场已有500多只鸡被认养,新建了2个大棚,去年合作社营业额100万元,利润约30万元。

--> 2023-07-13 凯里雷公村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8733.html 1 养殖合作社生态认养打开销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