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榕江法院

创新机制推动纠纷多元化解

近年来,榕江县紧扣山区、民族两大特点,聚焦社会治理化解难题,创新运用“法律+民歌”的手段,积极探索具有山区民族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

推动民歌调解。该县法院于2010年2月率先在寨蒿镇推行“山歌”进法庭,邀请民间歌师在法庭上演唱“劝夫妻和睦”“奉劝儿女孝双亲”等法治民歌,发挥民歌劝世的独特功效化解纠纷。采取邀请民间歌师进法庭和法官用民间山歌作调解说辞相结合,形成“法官+歌师”“坐庭+巡回”的“民歌法庭”普法解纷新举措,积极探索“民歌+N”的诉前、诉中、诉后调解机制,最大限度挽救和巩固婚姻家庭,促进邻里和谐。

探索寨老调解。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调解,在人口较多的村寨组建“社会法庭”,由村民代表采取“黄豆当选票、土碗当票箱”,选举德高望重的“寨老”担任“社会法官”。“社会法庭”利用来自本土、服务本土的优势化解身边邻里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组建“社会法庭”10年来,共接收调解纠纷210件,调成率90%以上。其中,邻里纠纷占比15.2%。

推行线上调解。以榕江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为“轴心”,以人民法庭、“乡村微法院”为支点,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功能、现代信息大数据共享科技手段,以及“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作用,推行远程视频调解,让邻里纠纷当事人足不出户解决纠纷。

推动快捷调解。立足“小切口,大题目;小场所,大服务”,实行关口前移、调解前置,推动邻里家事纠纷“先调解、后立案、先发文、后收费”的受理、调解、发文快速处理机制,高效率低成本解决邻里家事纠纷。

推出双语调解。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警优势,提倡“用群众语言,为群众办案”,在立案窗口、审判庭、人民法庭团队配备既懂汉语又懂一门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法官”或者“双语助理”,确保纠纷当事人听得懂、好办事、快办事,力促双方早日和解。今年以来,开展双语调解案件39件,占调解案件的12.3%。其中,邻里家事纠纷5件。

(席忞禾)

--> 2023-07-12 榕江法院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8622.html 1 创新机制推动纠纷多元化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