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延霞
麻江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四大行动·党员先锋”主题活动作为推动和美城乡“四大行动”的有力抓手,激发全县广大党员在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中主动作为、争当先锋。
示范引领,“亮”党员身份。以户为单位,凡有1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家庭,在其住宅门口醒目位置悬挂统一制作的“共产党员户”标识牌。积极探索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按照“城镇精致管理、乡村庭院美化、文明新风倡导、法治教育普及”等内容,精心设立政策法规宣传岗、环境卫生整治岗、矛盾纠纷调解岗等10余个特色岗位,按照“一岗一职、一岗多职、多岗一职”等自愿申报原则,根据党员的年龄、特长等进行岗位匹配,引导党员在和美城乡建设中主动亮身份、作表率。目前,全县已悬挂“共产党员户”标识牌3000余块,2500余名党员主动认领服务岗位。
联户带动,“强”党员作用。充分发挥网格党小组的作用,按照“就近、就便、就效”的原则,建立“党员中心户+群众”链条,每个网格推选2至5名党员中心户,每个党员中心户联系5至10名群众,明确党员联户职责,制定以“联发展、联民生、联卫生、联文明、联法治、联稳定”为重点的党员联户工作要点,推动党员在联户中当好村情民意“调查员”、方针政策“宣传员”、环境卫生“督促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产业发展“助力员”,构建起“支部树标杆、干部作表率、党员亮身份、群众齐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目前,已开展现场宣传240余场次,文明实践活动180余场次,打造村寨民族特色文化60余处,建设“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31400余个。
规范考评,“树”党员形象。以党支部为单位,为每一名党员建立志愿服务积分台账,将“共性任务积分+个性任务积分+年度民主评议积分”有机结合,建立“群众+支部”两级评价机制,由村党支部就党员联户工作和党员在参与环境卫生、乡村治理、文明创建等和美城乡建设中作用发挥情况进行全程纪实、量化打分,将党员综合积分作为开展系列评先评优活动的重要依据,推动党员履职尽责。目前,全县共有6172名党员纳入党员积分管理,1987名党员被评为“优秀”等次。
布依山歌普法接地气
李林仙 陆绍峰
“养老诈骗很嚣张,幌子借助大健康;花言巧语来骗你,信以为真就遭殃。”近日,在麻江县坝芒布依族乡坝河村瓮河古桥边,一支群众自发组织的布依山歌普法队伍以歌普法,以唱促学,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山歌普法宣传。
自开展和美城乡“四大行动”以来,坝芒乡坚持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一改往日以讲解为主的宣传模式,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将法律法规以山歌这种贴近群众、通俗易懂的形式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普及行动,让法治宣传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具广度。
“通过山歌传唱将法律知识通俗地宣传给群众,大家也都很容易接受。”坝河村瓮河组村民罗先国高兴地说。
坝芒乡党委委员、政法委员杨江洪表示,坝芒乡是一个少数民族乡镇,民风淳朴、民俗文化底蕴丰厚,以布依山歌普法,既演绎出了“法”味山歌的魅力,也让法律知识更加地深入人心,法治教育普及也更显成效。
近年来,坝芒乡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教育普及行动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2019年,坝芒乡大开田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合约食堂”倡导文明新风
文顺飚
“十多年前,我们寨子上办酒,最少都要花4万元。这次我家办,花的钱还没到2万元。”说起寨子里的“合约食堂”,麻江县黄泥村虎场组的村民高家勇赞不绝口。
“合约食堂”就是村里集资修建一个食堂,凡是要办酒的都到这里。同时,黄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负责制定酒席办理标准、场地等方面的规则,再由若干个管理委员会负责实施,对酒席申请、办理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依规行事。
黄泥村虎场组“合约食堂”有规定,除了年末全寨村民聚餐,所有村民办酒席一律要向“红白理事会”提出申请,按照约定向“合约食堂”交200元卫生费,村民自行采购食材,平均一场费用不超过2万元。可以说,在农村红白事大操大办盛行的当下,“合约食堂”无疑是一股清风,具有引导和改善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
虎场组“合约食堂”是在上级帮扶下和村民共同修建的,起到了凝聚民智、民心的作用,“合约食堂”借助寨规、民约,还起到了引领民风的作用。哪些酒能办,哪些酒不能办,是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写到寨规民约里面的。此外,村里把平时闲置的“合约食堂”整合成寨管委议事中心,村民们在食堂开展议事、休闲娱乐等活动。在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让食堂在实用价值上也实现了增值。
齐心协力建设美丽乡村
詹郡
夏日的麻江县贤昌镇盐山村鸭塘组,鲜花盛开、瓜果飘香、绿树成荫。
鸭塘组村民响应号召,积极主动开展和美城乡“四大行动”。自今年4月起,组织群众开展卫生大扫除、村寨大建设、文明新风大倡导、文化资源大挖掘。
在鸭塘组,有一个由村党支部书记组织、党员群众自发参与共同组建的寨管委(网格化)组织机构。盐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华光是该自然寨的村民,在他的带领下,鸭塘组9名党员48名群众积极响应,联系群众、联络乡贤、联动社会人士,多方筹集资金、物资,修缮了文化墙230平方米,修缮了花坛200米,拆除旧房1处,硬化了组里的道路;围绕文明新风倡导,制定了鸭塘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禁毒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消除了大操大办酒席、违规办酒、天价彩礼的陋习,实现了“四控四减”。
鸭塘组还引进月季花作为村寨寨花,引导农户大力种植,实现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鲜花飘香。在发展鲜花种植的同时,村民们还充分利用好家门口的每一寸土地,种植瓜果、蔬菜,打造适宜自家的“庭院经济”,构成了鸭塘美丽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