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耀元)近日,记者从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获悉,六盘水科协频结“新果”。六枝特区、盘州市相继成立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六盘水首家医院科学技术协会——水矿总医院科学技术协会……逐渐实现科技工作者广泛覆盖各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大型企业科协组织的局面。
组织引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5年来,按照“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协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科协组织,建家交友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要求,六盘水科协强化组织引领,着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当好科技工作者之友,团结好、服务好、引领好广大科技工作者。
目前,六盘水已成立市级学(协)会4家,成立高校1家、企(事)业科协6家和科技工作者之家1家,成立乡镇(街道)科协40余个。
聚才汇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六盘水市红心猕猴桃种植面积20.08万亩,是贵州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市(州)。今年3月,正值猕猴桃春季管护的关键期,六盘水市科协、市气象局、市农科院联合开展“科创凉都”论坛——气象服务猕猴桃产业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科技志愿者服务活动,赋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在六盘水市科协的组织引领下,专家人才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组成科技服务团,将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医院院长吸纳到科协组织队伍,成立“千名专家讲科普”专家团1000余人,组建市科协“专家人才智库”,吸纳涵盖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医疗、气象、大数据等近30个行业领域400余名专家入库,近3年完成专利或技术推广85项,申请各级项目课题203项,撰写核心、省级论文248篇。
加强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今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六盘水市科协的“科普大篷车”开进钟山区落飞戛小学,为学生们带来无人机、机甲等科普互动表演,让学生们在趣味体验与互动游戏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截至目前,这趟“车”已巡展182站,作为“流动的科技馆”,让近20万人受益,还获得全国科普大篷车“明星车队”“明星科普工作者”等称号。
近年来,为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升,六盘水市科协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六盘水市打造县级农技协36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6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73个,农村中学科技馆2个,“科普e站”114个,科普大篷车5辆。六枝特区、盘州市被评为全国科普示范县。
同时,六盘水市科协积极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重点科普活动,打造“凉都科普大讲堂”品牌,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推进公民科学素质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