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治”出乡村新貌 提速产业发展

本报讯 (记者 杨小友)盛夏时节,行走在贵安新区广袤农村,绿树成荫,道路干净整洁,风格别致的房屋格外靓丽,房前屋后微花园花开正艳,特色农业欣欣向荣。“牛圈修得不合理,配套设施也不完善,一到下雨天就臭得很。”在高峰镇栗木村,村民罗洪留忙着硬化院坝,新建的微花园种满了鲜花,“拆牛圈、安装排污管、建小花园,环境变好了,住起来舒服得多。”

“我们以‘治房’为抓手,制定宜居农房改造18条,明确标准,细化指导,根据村寨实际,打造聚居型、提升型、现代型村庄风格,推动宜居农房改造,协同推进治垃圾、治水、治厕所、治风,让村庄更加宜居美丽。”栗木村村委会副主任龙浪说。

如今,农村“五治”工作成效在栗木村全面开花,村庄内50多户宜居农房改造全面推进,白墙青瓦传统民居次第展现;两个组的排污管道贯通,正常运行,道路边沟修缮完成;生活垃圾源头干湿分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面清除,“五个环节”实现生活垃圾外运减量;采用三格化粪池处理粪污的方式进行户厕改造;以开展系列文化活动为契机,宣扬移风易俗,涵养乡风文明。

变化中的栗木村,各种农业产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把农业作为景观,推动农旅融合,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并依托栗木村打造国际山地越野公园体育服务和赛事基地的优势,做强汽车越野赛,推动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今年以来,贵安新区把农村“五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精准施策、以问题为导向,全方位推进农村“五治”工作,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村容村貌靓丽。

部署落实,贵安新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建、共治、共评、共享机制,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奋进努力,贵安新区乡村发生巨大变化,农村人居环境向美而行,村庄靓丽宜居,风景日益迷人,村民热情幸福,农业、旅游业加速发展。

--> 2023-07-11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8458.html 1 “治”出乡村新貌 提速产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