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行走在贵州乡野间,鲜果香让人垂涎。果园里跳跃着缤纷色彩,绿中透黄的李子、火红的西瓜、粉红的桃、翠绿的葡萄……乡村美味吸引越来越多人来打卡,体验夏日的快乐。
一起来,探寻贵州乡村的甜蜜“宝藏”。
德江县融媒体中心 周济 何佳有 覃冠中
夏季是瓜果陆续成熟的季节,如果丰收有颜色,它会是绿色、红色、黄色、紫色……五彩斑斓的颜色,勾勒出铜仁市德江县的夏日丰收图景。
在桶井乡玉竹村杨梅基地,首批成熟的果子迎来了首轮采摘高峰期。
漫步基地的游客,眼前是乌红、鲜红、青绿红相间的果实,交错点缀枝头。“又酸又甜,味道很正。”游客冉艳从树上采下一颗杨梅,边品尝边欣赏果园风景。
她原本带着儿子从德江县回老家,途中遇到这片杨梅林,就停车进果园,摘一点回家给家人朋友尝一尝。“过段时间再来,多摘一些泡杨梅酒。”
同样在玉竹村,德江县瑞丰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果林里,一棵棵桃树枝繁叶茂,红绿相间的桃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桃林下,来自德江县城及周边的游客品鲜桃、观风景。
在玉竹山顶观景台处,不少游客摘完水果来此乘凉,纷纷感叹这里是游玩的好地方。游客简广琴伸开双手,感受着夏日的风,向着远方眺望。青山绿水间,两岸大山雄奇险峻,乌江如一条玉带穿过清幽的峡谷,“壮美乌江处处是画廊”。
近年来,玉竹村围绕“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促农”的思路,发展桃子、李子、樱桃、杨梅、柑橘、菊花等特色高效农业,实现季季有花、月月有果,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旅游。
被乡野的甜蜜气息吸引来的不只游客。在荆角乡角口坝区140亩西瓜基地,一大早,基地老板杨林珍夫妇就组织工人到大棚里采摘、分拣、搬运上车,再送往德江县城及周边乡镇的水果市场,大伙忙得热火朝天。
“这里阳光好、温度好,种出的麒麟瓜特别甜。”杨林珍笑呵呵地说,最近都是电话预订,每天销售1000多公斤西瓜,销路不愁。
角口坝区有种植西瓜、蔬菜的传统。前些年,当地政府从江口“引进”了西瓜种植大户杨林珍夫妇到坝区及周边乡镇轮作西瓜。
荆角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政介绍,该乡依托县城15分钟生活圈的有利条件,选择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的地块,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果蔬种植产业,做活“农业+采摘+旅游”的农旅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德江县坚持农旅融合、农旅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在全县各乡镇(街道)有条件的地方,发展葡萄、桃子、李子、樱桃等水果特色产业,加强对农户种植的指导,把好质量关、提高亩产量,持续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李子鲜,青绿红黄俏枝头
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周燕 李昌焯 蒋志敏 程雪华
时下,黔东南州岑巩县注溪镇岑王村“五子园”基地的200多亩李子进入成熟期,色泽鲜艳、饱满圆润的李子缀满枝头。
注溪镇举办水果采摘开园仪式,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助农“甜蜜”增收。慕名前来的人们,品尝各类李子、欣赏表演、免费或集赞兑换果品,热热闹闹,饱了眼福又享口福。
“今天特意和家人、朋友开了2辆车来这玩。”游客赵仁友说,看了精彩的思州战鼓表演、免费品尝了不同品种的李子,感觉味道都不错,会到李子园中采买一些带回家给亲朋品尝。
“喜欢哪颗吃哪颗、喜欢哪个品种就摘哪个品种,真正实现了水果自由。”游客柳新莲满意地说,这个基地的李子品种多、个头大,果肉厚实、味道爽口,心情愉悦。
“五子园”产业基地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2013年,注溪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依托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该地建立示范性果园场,基地以梨子、李子产业为主导,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共种植柚子、李子、梨子、桃子、枣子1000余亩。
该镇依托各方力量支持,加强经果林的科学管理,实施品种改良,配套建设产业路,搭建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形成“春赏花、夏摘李、秋品梨”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让水果产业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我家种有凤凰李、黑蜜李、黄金李、蜂糖李共20亩,各类李子可连续卖4个月。”“五子园”基地果农周良国说,现在网络发达、交通便利,水果的销路越走越宽。他家的早熟李子已售完,凤凰李销售了一半,紧接着就卖黑蜜李、黄金李。
目前,“五子园”基地处于盛产期的果林达900余亩,涉及农户70余户260余人,其中20亩以上种植大户6户,平均每亩可实现收入近4000元。
注溪镇将以水果产业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体验、水果采摘、休闲观光”的休闲观光农业,辐射带动全镇积极推动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