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瑞梁)盛夏时节,走进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进行芯片分选、固晶、焊线、点胶和包装。“芯片是光源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芯片决定产品性能的上限。”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朋介绍。
该公司是一家从事LED灯丝光源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毕节市第一家“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已累计申报和拥有国家专利授权120余项。2015年落户毕节以来,投资1.2亿元建成占地1.5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和150条世界领先的全自动LED灯丝封装生产线,员工170余人。
“灯丝封装项目的建成,填补了贵州LED灯丝光源自主生产的空白。”戴朋说,目前该公司还有部分项目正在建设,全面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亿元,解决就业岗位300个。
近年来,毕节市将工业园区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盘活园区标准厂房,着力引进一批优强企业。今年以来,毕节市各经开区负责人外出招商59次,引进优强企业44户,产业到位资金81.63亿元。
在纳雍县晶煌制衣有限公司,29条生产线上也是一派繁忙。“目前主要是为优衣库品牌加工产品。”晶煌制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永贵表示,今年1月至5月该公司产值已突破1.5亿元,今年有望实现年产值3.8亿元的目标。
该公司是香港晶苑国际(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22年1月入驻贵州纳雍经济开发区同心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已投产,带动就业1400余人。
2022年,毕节市推进重点工业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全力助企纾困。还制定印发《毕节市推进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毕节市轻纺工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26)》等,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26.4亿元,全市新增上规入统企业70户。
从乌蒙云大数据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到中石化织金50万吨/年聚乙醇酸(PGA)、威赫电厂、金沙酒业3万吨基酒扩建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毕节市新型工业化不断迈出新步伐。
当前,该市充分发挥政策、资源和人口三大优势,持续谋划、招引和实施项目。今年以来,已累计谋划项目234个,涉及资金3653.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