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向阳 张涵
“喂完草之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喂水,对牛自身的反刍功能相当有帮助。这些都是细节问题,以后在喂牛的时候都要注意,才能养得更好哟!”
6月30日,道真自治县桃源乡桃源社区下寨组曾建勇养殖场,一座气派的牛舍内,20余头黄牛在这里安家,有的躺卧休息,有的大口咀嚼草料……曾建勇和妻子一边进行日常检查,一边交谈着养殖经验。
夫妻俩除了每天打扫牛舍、饲喂饲料,还要给牛梳理皮毛。虽然很忙碌,但他俩每天喜笑颜开,因为家里的“钱袋子”靠着养牛一天天鼓起来,日子一天天“牛”起来。
2020年,外出打工20余载的曾建勇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与妻子商议,返乡做养殖产业,当“牛倌”。
“以前在外面打工,看别人开养殖场,学习了一些经验。随着返乡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就想自己回来做。”曾建勇说,第一年试养殖的10余头商品牛就成功出栏,而且经济收益还不错,于是夫妻俩下定决心扩大养殖规模。
“我2021年开始以自繁自养的方式养牛,2022年已经有了十几万元的利润,效益挺可观的。”
今年,曾建勇的养殖场黄牛已经达到20余头。为了大力培育优质牛,夫妻俩又流转30余亩土地,专门种植优质牧草来喂养黄牛。
“吃了自家种植的牧草,牛长得也是越来越好。”曾建勇说。
在养殖过程中,每天牛舍里大量的牛粪处理问题曾让曾建勇犯愁。为此,曾建勇走访有经验的养殖户,学习经验做法,并不断在网上查找资料,最终找到了一条好路子。
“我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牛粪发酵棚。利用新鲜的牛粪进行发酵,牛粪在发酵30余天后重新加工,使其变废为宝,成为种植优质牧草的有机肥。这样一来,还能实现草畜联动、农牧结合,实现有机肥循环利用。”说起养牛,曾建勇滔滔不绝。
“养牛的过程漫长又枯燥,要想养好牛靠的就是耐心与坚持。”曾建勇表示,接下来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为村里的乡亲们带好头、作示范,希望用自己的养殖经验,把周边人群带动起来,共同走上致富路,一起“犇”向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