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围绕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群众性文化活动,4月以来,全省已开展该活动近百场;采用“文艺鲜活讲”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开花结果。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贵州日报报刊社按照“重大文化节点强策划、重点文化选题强推送、重点文化报道多形态、重点文化产品多融传”的要求,采写推出一批有质量、有分量、有力量的文化新闻报道,通过融媒传播,推动文化精品力作“泉涌”。同时,持续用好贵州日报报刊社国际传播中心平台,以更具时代感、更富人情味、更具国际范的传播方式,讲好贵州历史文化故事。该传播中心举办的《爱上贵州的100个理由》全球短视频征集活动,收到全球30余个国家数百名视频创作者投稿,获得美联社AP、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等300余家媒体关注。
贵州加强顶层设计,深度挖掘特色文化,创新传播方式,为推动全省特色文化强省建设中汇聚起强大精神动力。
深入调查研究 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五一”假期以来,黄果树旅游区内的各国里商业综合体、六月六布依蜡染坊相继开业,各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大幅飙升,乡村旅游市场火爆。
举办六月六布依族传统节日、避暑旅游文化活动周;荔波县小七孔镇新街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大批游客留下来、住下来,截至6月22日,已吸引游客40万人次……
全省旅游产业的持续火爆,离不开省委、省政府及有关各方的群策群力、精心谋划。
省文化和旅游厅围绕调研内容、方式、预期成效等作了具体安排,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和计划,确定了1个全局性战略性调研课题和6个专项调研课题,以问题为导向,力求在聚焦“特意性”资源推进旅游业态升级行动、推进旅游产业项目投资提质增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拓展重点旅游客源市场等方面切实推动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该厅通过调研解决实际问题15个。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贵州各单位围绕加强改进文化传承发展深入基层调研,举措更加务实,成效更加显著。
为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学用党报党刊,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根据省委宣传部安排,制定了《建立党报党刊示范点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党报党刊阅读示范点共计276个,把党的声音送到了基层最后一公里。同时,集团还以全案服务为抓手,全面提升中心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由集团执行的贵州省“十四五”重大文化出版工程《阳明文库》在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发布,在全国出版界和学术界备受瞩目。成功承办第十一届贵州人才博览会,这是集团连续11届承办此项盛会。
贵州坚持蹲在基层、深入一线,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文化建设难题。
坚持学用结合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主题性创作与非主题性创作的区别是什么?”
“我国主题性创作的发展现状以及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当代意义是什么?”
5月23日,由省文联组织举办的第二期新青年“艺言艺行”分享会拉开序幕,省美术和雕塑研究院副院长刘原一围绕以上问题为大家进行辅导,让广大干部职工更直观地了解了美术主题性创作。
省文联依托文艺行业专业优势,集中谋划开展了“省文联新青年‘艺言艺行’系列分享会”、主题书法创作线上展示、“到人民中去”百场名家精品主题展演等一批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活动,切实将主题教育与艺术实践融会贯通,创新呈现。
文以载道,以用为贵。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探索运用“文艺+理论”的形式,创作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传专题演出《光荣和梦想》,以小切口宣讲大道理、把“普通话”变成“本地话”;创作推出“美丽空港贵阳飞——多彩艺韵悦贵州”文化展示活动,与贵州民航集团合作,在机场和高铁站等重要港口宣传贵州特色文化,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
贵州广电传媒集团突出以“四轮驱动”为抓手,持续推进多彩新媒体公司上市工作;持续推进集团“文化+金融”发展模式;持续构建文化互联网产业平台,抢占文化数字化战略新高地;持续推进CCDI产业园区建设并申报“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科创园”,拓展北上广深、粤港澳外部文化企业招商入驻,拉动集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贵州坚持学用结合,创新方式方法,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多彩贵州特色文化强省提供强大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