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踏歌而来 逐绿而行

(上接第一版)

春赏百花开,夏游享清凉,秋来乡村美,冬养温泉爽。从雄浑壮美的黄果树瀑布到奇幻莫测的地下龙宫,从天高云淡的乌蒙大草原到风情浓郁的西江千户苗寨,从气势磅礴的万峰林到钟灵毓秀的荔波小七孔……贵州正以绝佳的生态环境,结合自身独特地形地貌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81%,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8.2%……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厚植生态优势,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逐渐成为贵州的发展优势。

生态财富成为经济财富

时值入夏,水城区野钟乡的刺梨花已然退场,连绵的群山中,长势良好的刺梨已经挂果,若隐若现的岩石点缀其中,映衬出满山的郁郁葱葱、碧绿秀美。

2014年,水城区精准选择刺梨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全产业链打造、全要素链结合、全利益链联结,推动“农产品变工业品、工业品变健康消费品”,让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

正在给刺梨施肥的村民徐天勇说,前些年,这片种植刺梨的山坡还是石头遍地。现在刺梨树枝叶不仅把石头“吃”了,让满山披了绿,减缓了水土流失,提高了保土保肥能力,实现了青山变“金山”和“山果果”变“金宝贝”。

数据显示,野钟乡刺梨涉及农户2200户6000余人,去年收获刺梨鲜果700余吨,产值400余万元。从穷乡僻壤到绿色满仓,野钟乡在陡峭的喀斯特山地种出了一座“绿色银行”,成为贵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让生态财富成为经济财富的生动体现。

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以刺梨、茶叶、辣椒等为代表的贵州生态产品,浓缩了贵州优良山水生态之灵韵,是贵州献给世界的健康好味道。贵州正不断擦亮生态产品招牌,汇聚生态产业势能。“绿水青山”生态价值的外溢,让贵州生态产品以高品质走红市场。

踏歌而来,逐绿而行。实践证明,生态要素可以成为生产要素,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可以转变为经济财富。要素丰富、潜力巨大的贵州,在绿水青山间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融合发展新路。

--> 2023-07-03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7560.html 1 踏歌而来 逐绿而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