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遵义:聚力强治理 实干惠民生

今年以来,遵义市积极构建“三治融合”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大力推行“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模式,有效推动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完善“寨管家”、积分制等村民自治模式,支持政协推进“院坝协商”,健全用好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机制,大力整治陈规陋习。加快构建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各地亮出“绝活”,全力以赴办好一桩桩实事、一件件难事,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让一个个“小改变”服务“大民生”。

共建共治激发活力

如今,走进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红光社区大坝组,只见村寨道路干净整洁,村民房屋错落有致。

近年来,三岔镇在“红星自治示范村民组”创建工作中,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组事务决策和治理,积极探索建立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有效机制,构建“村组事务大家议、村组治理大家抓、村组文明大家创、村组建设大家干”的共建共治模式,进一步激发乡村基层治理新动能。

三岔镇各红星管事组召开议事会后,提出了环境卫生“三扫倡议”和红白喜事“约法五章”等与当地群众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村规民约,方便记忆的口诀、顺口溜等让新理念深入人心,群众开始自发参与到乡村基层治理中。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三岔镇引导党员带头参与基层治理,红星议事组约定内容由党员带头开始实行,让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刘念成)

“红星指导员”打通治理“末梢”

为及时解决基层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遵义市播州区洪关乡牢牢抓住党建引领“牛鼻子”,以“红星自治示范村民组”创建工作为抓手,选派3名乡领导班子成员为“红星指导员”,到村进组提思路、出点子,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洪关乡联心村堰坎组在家群众150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40多人,组内产业发展存在一定困难。洪关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联心村红星指导员龚剑深知,只有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才是关键。龚剑结合实际,根据年龄将红星管事组分为两个组,一组负责调解矛盾,动员群众集中力量解决实际问题;一组负责谋划产业,找路子让群众腰包鼓起来,最终选择以发展辣椒产业为堰坎组的主导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村民种植后顾之忧。今年,联心村堰坎组人均收入预计增加2000元。

在开展“励志积分”活动过程中,洪关乡小坝场村堰塘组围绕文明乡风建设这一主题,以“励志积分”制度为抓手,结合市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工程,积极推进“红星自治示范村民组”创建工作。 (何艳)

--> 2023-06-30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7431.html 1 遵义:聚力强治理 实干惠民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