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绍阳
6月11日至17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预赛(第二批)暨2023年全国青年(U18)拳击锦标赛(第二批)在贵定县举行,来自上海、天津、福建、湖北、香港、澳门、贵州等地77支代表队443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这是时隔10年之后,全国性拳击赛事再次落户贵州。”本次赛事辅助裁判吴丹早些年也打过拳击比赛,获过全国性奖项,对拳击事业十分热爱,“为了争取赛事在贵州举办,省内拳击界资深人士倾力而为,最终落在贵定县举办,也让关心拳击、热爱拳击、参与拳击的贵州人无比骄傲。”
赛事在贵定落地,当地备受鼓舞,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中国拳击协会赛事指挥官宋琪对此感受颇深,“在贵定举办的这场赛事,志愿者、场地工作人员、辅助裁判工作认真、协调配合专业,专业度很高,令人印象深刻、让人非常愉悦。”
时隔10年,中国拳击比赛在贵州举办,举办地却定在黔南州的小县城贵定县,这是为何?
“贵定县的拳击名声在中国拳击协会都是排得上号的。”吴丹说。
“贵定民间拳击氛围浓厚,已有15年历史。”贵定县文旅局(体育局)局长陈裕平说,贵定是黔南州拳击训练基地,从这里向全国输送了很多小级别(60公斤以下)的优秀拳手。
贵定开展拳击进校园也有多年历史,从五年级到九年级,都要开展一些基础性训练。“每个学校的体育老师既是校园拳击教师,也是全县训练员。”陈裕平说。
除了浓厚的民间拳击文化氛围,专业性强也是贵定的一大特色。
贵定拳击场馆门类齐全,拳击体系较为完善,人才分布均衡。少儿培训机构有20余个、教练4名(国家级中级2名,国家级初级2名)、获得国家级资质的裁判8名、训练员70余人,在黔南州属第一梯队。
贵定县文旅局(体育局)教练员宁凯就是贵定“第一梯队”的鲜活例证。
1998年,宁凯获得全国馆校散打冠军;2005年,宁凯获得澳门国际武术比赛亚军。2015年宁凯来到贵定县,受聘为教练员。
“我的爱人是贵定人,我们因拳击而结缘。”来到贵定以来,宁凯已带出5批1000余人学生,“获得省级以上荣誉70余人,其中国家级奖项8人。”
“这就是我们能让中国拳击协会关注的原因。”陈裕平说。
拳击文化浓厚为贵定举办赛事奠定坚实基础,多方助力形成合力则是关键。
近3年来,贵定县委、县政府将体育与住宿、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在服务上做足支撑,特别是今年以来精耕细作服务文章,加强行业管理,与住宿行业签订提供优质服务的协议。
“我们采取每月走访、每季度考评的方式,督促住宿行业提供优质服务,如不合格立即督促整改。”服务质量提升是陈裕平的着重关注点。
体育当前已成贵定县第三产业“指挥棒”。近3年来,贵定已投入4500万余元,用于提升服务质量。围绕体育赛事做服务,做好服务引来更多重量级赛事已成普遍共识。
此外,上级部门的帮助也让贵定坚定信心。近年来,贵州省体育局和省体工队不断加强对贵定的相关业务指导,全力以赴帮助贵定申报国家赛事落地,有效增强贵定向上争取办赛资格的决心。
陈裕平表示,接下来,将以赛引赛、养赛,通过一些大型赛事活动吸引大量客源,通过文化和体育整合资源、资金和项目,撬动旅游业大发展。同时,积极打造“中国拳击之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