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黄昏,遵义市凤冈县穿阡水库,霞光曼妙影婆娑。
远处低沉的马达轰鸣声传来,穿阡水库管理所所长王冶明和同事驶船巡查而来。
刚绕过一处水湾,王冶明关掉马达,“大家小声说话,不要吓跑它们了。”
不远处,只见一群鸳鸯披着晚霞,或觅食,或漫游,或休憩,趁着余下的日光享受周围的恬静。
“这鸟很有灵性,对‘居家环境’要求极高,水质必须要好。一般白天聚集活动,晚上栖于丛林。”
日常巡查,王冶明都会刻意带着大家绕过这片水域,只是远远观望,每次他都会禁不住给大家讲这群精灵们的故事。
“它们曾经离开过,还好最后又回来了。”在这片水域38年的守望,王冶明恋着这群生灵,更恋着穿阡的一汪水。
穿阡水库始建于1973年,1986年竣工投用,总库容达1237万立方米,用于解决周边人畜饮水及灌溉用水,现为凤冈县城15万人的饮水水源之一。
“过去,水库水质很好,库区周边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鸟,尤其是这群鸳鸯,特别惹人爱。”
王冶明回忆道,后来偷偷捕鱼、打鸟的人逐渐增多,水质受到影响,鸟儿们也消失了。
巡库见不到鸳鸯,王冶明常常将船停在昔日鸳鸯活动的地方,久久不肯离去,满心失落。
2005年,转变来了。穿阡水库开始全面实施禁网、禁炸、禁电、禁钓。
“为阻止这类行为,我们在水库边缘建硬隔离网,晚上加大巡查驱赶偷钓的人……想尽办法。”王冶明也坦言,这样做效果不是太好,“关键是人们的生态意识没有完全建立。”
2009年,穿阡水库被列为遵义市第一批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凤冈县成立生态办,进一步加大对水库及周边环境的整治保护力度。
“我们趁此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把库区群众自觉参与护水的积极性激发出来。”王冶明说。
随后,库区建立智慧水务系统,加上日常人工巡查,水库监管实现全覆盖。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穿阡水库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浅滩小岛上,各种水鸟渐渐增多,白鹭、白鹤、白鹳、黑鹳、雁鸭都回来了,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水鸟也来了。”
王冶明记得,2015年10月23日下午4点,他如往常一样巡查至昔日鸟儿们最爱活动的区域,突然一群鸳鸯闪入眼帘。
它们也回来了!
王冶明兴奋得不小心点了下油门,突然变大的马达轰鸣声把鸳鸯群惊飞。因为自己的不慎吓走了对方,他为这次的不期而遇懊恼,担心鸟儿因他的粗鲁不再回来了。
第二天,王冶明巡查经过这里,远远就把马达关掉,小心翼翼地贴近。令他惊喜的是,鸳鸯们“原谅”了他的无心之举,依然还在那儿。
从此以后,王冶明巡查水库只要经过这个区域都特别小心,生怕惊动它们,就这样一直守护着一汪清水、一群鸳鸯。
这时,他拿出手机,使用长焦功能拍下心中的精灵。屏幕一次次闪动,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照片留在手机里。
天色渐晚,鸳鸯群起,在夕阳下猛扑翅膀,羽毛格外闪亮,惹得碧波荡漾。
倦鸟归巢。
王冶明意犹未尽,打开手机相册,向同事展示刚才精彩的瞬间。
眼前灵动的鸟儿,已远在另一头。王冶明一边翻看着,一边期待每天不被打扰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