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对基本国情充分而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从具体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莫测,国际局势如何跌宕起伏,我们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将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起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发生的伟大变革,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有力证明,也是对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理想与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系的有力证明。
坚持政治与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中国共产党都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并积极推动党的政治建设与经济中心工作协调发展。我们党始终坚持认为,中国的政治发展不仅要致力于政治体制改革,致力于政治领域的各项发展目标,而且要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适应性,致力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从未停滞不前,也未单兵突进,更没有庸俗化和简单化。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这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政治发展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的同时,也实现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
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与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坚持自我革命,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深谙这个道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开展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革命、自我提高的过程。
改革的目的是激发和释放生产力,改革生产关系是创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从农村破题,从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入手,渐进推进政治改革,逐步放开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带来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从客观上理顺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问题。与此同时,我们党把坚持“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法治与民主并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使人民群众的公平、自由、发展权利得以更大保全,在法治的轨道上得以实现。随着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示出了越来越强大的韧性,既能够吸纳意见诉求,实施高质量、见成效的政治管理,又能够解决公共危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抵御外部环境的挑战、冲击,进而实现有效治理和稳定秩序。
(作者为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