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思政不掉线 隔屏有温度

一年一度的大型历史文化主题演出——《黔中师大赋》成为艺术品牌思政课。 (本版图片由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提供)

贵州师范大学“百年风华正青春 砥砺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学校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

受疫情影响,近年来贵州师大许多重要的思政教育活动都采取“线下授课+线上直播”方式进行。

2021年9月,新生入校,贵州师大举行“开学第一课”,4万余名师生“云端”聆听。“贵州是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这份成绩单背后,离不开贵州师大‘申遗科技支撑团队’的辛勤付出。”课堂上,贵州师大申遗专家肖时珍讲述了学校科研团队在助力贵州申遗过程中的感人故事;“推进强国复兴伟业,要有随时准备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的钢铁战士。”贵州省最美退役军人、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吴位生分享了自己“携笔从戎,退役不褪色”的精彩故事;贵州师大派驻石阡县的驻村第一书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光复老师讲述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故事。“志气是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是力求做成某件事的气慨。”课堂上,贵州师大党委书记肖远平寄语全校学生心怀家国、志存高远,在新征程上,真正做一个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先锋。

“云端”思政也贯穿贵州师大校园日常教学生活全过程。

“潇湘水畔,我等送君云,这一路的春禾,这一路的夏稻,这一路的日月星辰,这一路的山河寂寂,这一路的您深爱着的祖国模样……”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第二天,师生们在线上自发举办“袁隆平作品云端朗诵会”,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如今这一方安放的书桌、一碗干净的米饭,是多少人穷其一生为我们挣得的——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庄亮亮说,袁隆平院士逝世当晚,他仓促写就《送君去·悼念袁隆平院士》,送别袁先生。

从入校的开学第一课到离校前夕的毕业典礼,思政教育贯穿到每位学生在校的每一天。

“今年的毕业典礼原定时间是6月19日,但学校收到一位毕业班同学的来信后决定提前召开……”2022年6月17日,贵州师大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正式致辞前,张绍东校长与同学们分享了一个小插曲。张绍东说,这位同学因为周日要参加考试,不能参加毕业典礼,非常失落,询问学校能否改期。收到来信后,学校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协商,大家一致认为学校要尽力保证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参加属于他们的庆典,不留遗憾。“我给大家讲这个小插曲,就是要告诉大家,从同学们入学报到的第一天,直到毕业,再到未来在五湖四海建功立业,学校都会自始至终爱护每一位学生。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贵州师大更要努力成为最关心关爱学生的大学。”张绍东的深情致辞,赢得毕业生们的阵阵掌声。“大学是君子养成之地,请大家要始终保持君子的高贵品质。”临别之际,张绍东叮嘱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中要始终以“品德润身,公德善心”,要养成“君子好学,终生不辍”的习惯,始终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初心,更要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雄心壮志。

--> 2023-06-27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7121.html 1 思政不掉线 隔屏有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