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 听“风”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专家曾红颖从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现实逻辑出发,系统分析茅台集团康养产业的资源特征,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普华永道中国副主席杨伟志围绕建设国际平台竞争力,讲述普华永道的发展历程和创新做法,提出了关于茅台创新的独到思考。

2022年,茅台集团决定于每年夏至举办战略研讨会,打造与茅台品牌相称、与改革同步、与发展相宜的“最强大脑”,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智力支撑。

这家成长于赤水河谷的顶级烈酒企业,在听飞旋于青蘋之末的“微风”,也为自己勾画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维度的产业地图。

这一次,茅台将眼光投向生物经济。

生物经济被认为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第四种经济形态。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将远超信息技术。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60个国家和地区出台有关生物经济的规划、政策等文件。有机构预测,2030年,我国生物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的生物经济,于茅台意味着怎样的机会?

陈坚,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他建议茅台,“立足生物制造,发展未来食品。”

麦肯锡数据可为备注,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未来全球60%的物质生产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将来不远,将来已来。

关于生物制造,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团队在2021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曾登上热搜。

马延和及其团队通过人工合成的手段,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

这意味着淀粉的生产,可以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通过类似酿造啤酒的过程,在生产车间中制造出来。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

陈坚认为,茅台拥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丰富的传统食品工业生物制造经验,以及优秀的产品品质保障体系,发展未来食品具备强烈优势。

战略研讨会上,马延和直言,生物科学正在向系统化、定量化、工程化的方向发展,而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为解决健康、食品、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

已经有企业在期待与茅台连接,张开新的风帆。

红景天苷,有抗疲劳、抗衰老、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曾经依靠植物提取,价格昂贵。

华熙生物将基因放进改造过的酿酒酵母中,获取这种神奇物质。“这是一个颠覆性地获取物质的方式。”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在战略研讨会上说。

此前,华熙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透明质酸,改变了透明质酸依靠动物提取的情况,成为全球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商。

赵燕对茅台菌种资源库很有兴趣。

近年来,茅台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对原生生境获取的菌株进行高通量测序,挖掘到95%和白酒酿造相关的酵母,共获得酵母菌3168株,实现了酵母菌资源分离数量多的突破,一举站上全球酿酒微生物研究的最前排。

赵燕希望携手茅台进军大健康消费品领域:“依托茅台菌种资源库中的益生菌、可食用菌株、药食同源菌株等进行食品原料开发;挖掘茅台酒糟中可用的酵母菌及相关物质,制造功能性护肤品及功能性食品;挖掘茅台酒中的产香菌株,研究特色香氛产品……”

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深圳华大生命科学院研究院院长徐讯曾随“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下潜至万米深渊,在那里,他看见一个浩瀚的微生物世界。

“在这个被称为‘世界第四极’的极端生存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种类繁多,构成了结构复杂非凡的生态圈。”徐讯说,“茅台的酿造需要高温发酵,这种环境下,也会产生不常见的微生物。”

在微生物的研究上,茅台与华大已经有近20年的合作,“白酒+生物科学”为破解“茅台密码”注入了科研能量。

徐讯表示,基于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拓展,茅台可将发酵工艺与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平台深度结合,对微生物定向筛选与改造,通过人工重组菌群去冗余、人工调控菌群增效率,实现对酿造菌种、发酵过程、品质安全等的精确调控,“酒曲微生物群落的人工设计与重组是一种适于白酒产业升级的未来策略。”

实际上,就在一周前,茅台2022年度股东大会上,茅台管理层已提出,通过聚焦核心资源以及微生物核心技术,在健康食品方面开展探索,包括前沿的3T(*IT信息技术、BT生物技术、FT食品技术)等高技术领域,拓展茅台产业生态。

--> 2023-06-26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7004.html 1 ★ 听“风” ★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