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青翠里白色的栀子花开得正盛,怡人的花香飘散在空气里,五彩斑斓的文化墙前,村民们正热闹地讨论着晚上要看什么禁毒影片,这里就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无毒村居——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
“我们在村民广场安装电子大屏,用来播放一些优秀的禁毒影视剧,寓教于乐,帮助群众提升禁毒意识,之前播放过的《破冰行动》,大家伙追得可起劲了。”塘约村禁毒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围绕“禁、治、帮、教”四字诀,探索建立了新时代农村毒品治理新模式。
无毒的环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创造了条件,也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感。
2021年3月,国家禁毒委授予安顺市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称号。3年来,安顺市以巩固提升“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为指引,以创建促巩固,禁毒工作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创建省级禁毒示范城市5个,无毒乡镇68个、无毒村居1019个、无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79个,为平安贵州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 创新治理 ◎
全面掌握社戒社康人员思想和生活情况,是严防他们复吸、返吸,真正帮助他们回归社会的关键。
对此,安顺市禁毒部门通过搭建市、县、乡、村四级一体贯通的“安顺市禁毒社会化治理与毒情监测平台”,以平台为支撑,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强化吸毒人员精准管控、精准帮扶。运用毛发验毒、污水监测等方法,收集各类涉毒数据,全面监测全市毒情变化和评估工作成效。
西秀区禁毒部门首创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T+1”追踪惩戒机制,实现脱管失控人员的动态清零。
在安顺,公安机关与各乡镇办、新型社区通力合作,通过对脱管吸毒人员进行大清查、大排查,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的人员进行了大收戒,使很多脱管社戒社康人员主动到辖区派出所报告,主动接受社戒社康管控,参与定期尿液检测和不定期抽查检测,促使许多吸毒人员打消了复吸的念头,获全省推广。
3年来,通过综合治理,安顺市毒品滥用人群逐年下降,全市现有吸毒人员呈逐年下降趋势。
◎ 重拳出击 ◎
2021年3月29日凌晨,安顺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获悉,一辆途经安顺的快递货车上有可疑藏毒包裹。接到这一线索后,安顺市公安局迅速行动,辗转3000余公里,经过100余小时连续奋战,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运输毒品案。
让毒品远离黔中大地,安顺市禁毒部门不负全市人民的殷勤期盼。
凌晨在安顺的各个高速出口设立的临时查缉点,对驶出收费站的部分车辆进行毒品公开查缉和毒驾治理;在物流快递网点,民警化身“邮递员”,查验寄递包裹,为快递贴上禁毒标签;在全市易制毒化学品经营企业,紧盯人员、原料、设备、场地“四种要素”,加强排查摸底,全要素开展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
3年来,安顺市禁毒部门创新侦查打击方式,在严打涉毒违法犯罪的同时加强市场监测工作,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监管,深入开展制毒物品清理整顿,对制毒物品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
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安顺市坚持“挖根、断脉、破网”“吸必查贩,贩必查吸”的工作要求,在禁毒工作上下狠功夫,实现毒品输入大幅下降、涉毒违法犯罪大幅下降、毒品滥用人群逐年下降、外流吸贩毒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
◎ 社会共建 ◎
在安顺市92个禁毒志愿者团队中,新芽禁毒志愿者团队是特殊的一个。
新芽禁毒志愿者团队成立于2014年,成员都是戒毒康复人员。最初,他们自发组成团队,是为了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之后,他们想做的更多,画漫画、排话剧、办演出,把队员们的亲身经历融进文艺作品里,去告诉大家:正如他们的名字“新芽”一样,人生是可以重来的,毒品是可以戒掉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新芽志愿者团队成员王雪峰说:“如果这个漫画,能够起到劝诫作用,帮助自己更帮助他人,就是我最欣慰的事。”
3年来,安顺市始终把强化禁毒宣传教育落在最实处。
将禁毒知识纳入“中考”“驾考”,各级组织部、人社部门将禁毒知识常态化纳入干部及初任公务员培训内容。以在校学生为重点,强化“政教合力、家校合育、文化浸润”3项措施,写好“童心识毒、向光而行,少年拒毒、砥砺奋进,青春无毒、乘势而起”3个篇章。
“无毒环境人人喜,和谐社会勇前进”这是禁毒剧目中的一句唱词,也是安顺市把禁毒元素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入屯堡山歌、地戏),形成了“本土文化+禁毒宣传”的格局,让文化净润更多心灵的真实写照。
“毒品是个害人精,拆散几多好家庭。丢下娃崽无照应,闹得左右不安宁……”布依族的禁毒山歌在千年古寨唱响,也在安顺市人民心中唱起,拒毒防毒理念正在深入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