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一定要坚持思考我们能带来什么,能改变什么,最后能留下什么?”来到甘龙村,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部教务科科长、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甘龙村驻村第一书记苏国樟以行动探索和践行这一问题。
建立一套能闯敢干的班子。他深刻明白,只有建强基层党组织,建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才能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性、连贯性,来到甘龙村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开展第十一届村支监三委换届工作,为基层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他积极走访入户,贯彻落实“2+1”结对帮扶、谈心谈话等制度,充分发掘乡村振兴“领头人”,实现新一届村干部的学历提升及年轻化。人选出来了,但仍需要加大支持和培养,他始终坚持“亦师亦友”的角色,帮助村干部提升学历,提高新时代信息技术水平,帮助理清责任,建立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为约束,村干部队伍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参加培训班,学习新媒体技术,创建了“乡遇阿云”抖音账号及微信视频号,以“新农人”“乡村振兴”等为主题发表了甘龙村宣传作品40余个,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媒体力量。
实施一种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在产业发展上,他坚持在土地上做文章,2022年实施“土地全托管”模式,采用全程机械化作业;秋冬种蔬菜,为保障农民收益,实施土地管理“反承包”新模式,让群众实现每亩500元的二次增收,通过一年的示范基地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遭遇多年不遇的干旱天气影响下,为充分发挥山塘防洪灌溉功能,在贵州水职院的支持和协调下,他申报了甘龙村山塘维修改造项目,提高山塘防洪抗旱功能,克服天气影响,通过“党支部+学校+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农民主体管理责任、合作社技术应用,实现了丰收增产,构建了“夏种水稻、冬种蔬菜”的种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甘龙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的增收致富。
创立一个稻香田园的品牌。在“土地全托管”获得丰收的基础上,为解决销售这一农村种养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他争取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供销联社的支持,成立甘龙村供销合作社,在贵州水职院的帮助下,积极谋划建立了“甘龙大米”品牌,半年内通过工会采购等多种渠道大米销售10吨,总计营业收入10万余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发挥学院职业教育优势,推动学生成长成才。他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先后动员包括甘龙村王田坤、蔡昌举等多名初高中毕业学生到学院就读,帮助推动村民转变思想,树立“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观念,推动甘龙村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