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钱诚)日前,在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原材料经过冲压成型、印刷涂装、部件装配等智能化生产线上的一系列工序后,每天能产出30多万个智能化“加码”的白酒瓶盖。
“公司研发了瓶盖内外多种赋码技术工艺,将产品升级为智慧e盖,实现了‘一物一码’,具有生产可记录、源头可追溯、物流可跟踪、信息可存储等功能。”该公司总经理邱敦华告诉记者,同时还开发了联通酒企数据链的e码库、e供应、e制造、e渠道、e营销酒业物联数字化平台,为酒企提供供应链数据集成与管理等深度服务。
2021年,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在遵义高新区盈田工谷产业园落户投产,主要为茅台、习酒、珍酒、国台、云峰等白酒企业供应瓶盖,公司的智慧e盖和智联科技解决方案先后被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等30余家省外知名酒企采用,2022年公司实现产值7600多万元。
目前,该公司正在忙着增加产能,这个月将新增数条智能化生产线和成像监测系统,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向今年1.3亿元的产值目标发起冲刺。“数字化引领,促进了我们产品的升级转型,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邱敦华说。
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让企业生产更有“智慧”,实现量的增长、质的提升。红花岗区逐渐形成了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信息产品供给的软件产业体系,已有60余家软件服务及软件服务相关企业入驻。
通过“千企改造”“万企融合”等行动,红花岗区积极打造“数字红花岗”,并结合酱酒、基础材料等禀赋资源与大数据融合,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乘数效应凸显。2022年,红花岗区16家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2家企业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4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省级评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5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