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大方:共建共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大方县通过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示范带动,全县整体推进,整合有效资源,加强党对群众自治工作的领导,依托“警民议事会、警务联席会+十户联防”的创新模式,有效推动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县信访量显著下降,矛盾纠纷化解率显著提升。

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大方县红旗小区探索建立“群众点单、网格发现、社区收集、街道吹哨、分级响应、协同处置”机制,针对社区不同居民群体,通过对在家居民“入户遍听”1000余次、组织召开警民议事会10余次,召开业主座谈会50场次,建立微信群、QQ群“搭桥长听”,广泛听取居民诉求和意见建议,大会解决动用集体资金、村集体规划等重大事件,小会听取居民的需求、解决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小问题。

通过“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让曾经的空壳社区红旗小区成为全县经济最强的社区,公益性物业管理受到群众点赞;小区内堵塞消防通道10余年的问题得到根治,污水横流已经成为历史,抽样调查显示,业主对社区和物业管理满意度达99%。

因不少村寨内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村内居住主要是老弱病幼,每逢红白喜事,村民往往难以单独操办,尤其是低保户、残疾户等特殊家庭。大方县羊场镇统筹全镇社会力量,以综治中心为主阵地,成立1个镇级“群众说事中心”,11个村级“群众说事中心”,充分发挥“妇女之家”、人大代表之家、共青团等组织作用。“红白理事会”成员会主动帮助村民操办红白事,同时向村民宣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有效遏制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超规格葬礼等陈规陋习,还形成了一家有事、全组共助的和谐邻里关系。

大方县六龙镇多年来走出了一大批乡贤能人,他们时刻牵挂着村里的发展。六龙镇利用“乡贤会”,聚拢一批有能力、愿意支持家乡建设的乡贤能人,号召他们回报故乡,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增添助力。

为提升村民素质,六龙镇一直以来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党建引领,用活“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抓实联户长模范带动机制,促进基层共建共治中“见贤思齐”,激发了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活了村民参与村务、投入自治的热情,有力地推动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

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大方县探索实施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微治理”,通过组建“微组织”、开展“微服务”、推行“微教育”、实行“微管理”、强化“微监督”,探索以院坝会等模式广开言路,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意识、议事水平。同时,通过“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儿”等评选活动,形成示范效应,在全县各乡镇村寨范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文明祭祀新风尚,有效遏制了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超规格葬礼等陈规陋习。通过多年努力,目前村民精神面貌不断提升,乡风文明逐渐深入人心。

(陈崇浩)

--> 2023-06-25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6895.html 1 大方:共建共治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