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污染问题实地督导调研、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连日来,省生态环境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由厅领导班子带头深入矛盾最突出、群众最关注、任务最紧迫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线,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
今年高考前夕,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高考期间绿色护考工作的通知》,多层次、多角度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全省各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响应,全力开启“绿色护考”模式,为广大考生按下“静音键”。
守好生态“高颜值”,促进发展“高质量”。今年以来,为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优化环评服务,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环境影响预评估,在重大项目谋划阶段提前介入,开通“三线一单”数据查询平台,组建专家服务团队,结合生态环境空间管控预判分析,切实降低环境风险,提高投资效率。
同时,开辟环评审批绿色服务通道,实施环评、排污许可和入河排污口“三合一”审批,简化审批流程,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实施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对照年度重大工程、十大产业、旅游产业等重大项目名单,逐项建立环评服务清单,帮助企业尽快完善环评手续,保障项目健康落地。
截至目前,全省2023年度4158个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已豁免1558个,已审批939个,登记备案94个,正在办理1567个。
眼下,省生态环境厅正全力开展服务式督导,制定重点经济开发区和企业服务式督导工作方案,组建服务督导工作组,指导帮助企业、园区诊断生态环境问题,指导推进问题整改,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落实,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