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兴义检察院能动履职协同发力

公益诉讼促进规范行医

6月6日,兴义市人民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及相关行业专家,就该院办理的行政公益诉讼案进行了回访。

访什么?还得从公益诉讼“会诊”非法牙医说起。今年2月8日,该院根据举报线索依法立案,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相关职能部门等查明,在兴义市26个乡镇,存在非法牙医利用赶集日在固定场所或流动摊位,未取得相关证件擅自提供口腔诊疗、超出执业范围行医等非法行医行为。

“这些非法牙医工作环境卫生状况极差,暗藏感染风险,利用部分群众怕麻烦、贪便宜的心理,以低廉的价格引诱群众‘就诊’,危及不特定或多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承办检察官说。

随即,该院向主管部门发送了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职责,依法打击非法行医,消除监管盲点。两个月后,该院收到回复:主管部门牵头制定了关于《开展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00人次开展监督检查,查处17家非法牙医,要求停止营业,共计罚款29.9万元。

牙科“黑诊所”“黑牙医”盘踞城乡,一直在打击,却屡禁不止,难在何处?承办检察官直言,这既有基础建设薄弱、牙医短缺的因素,也有执法监督未全覆盖、惩处力度不够、威慑力不足、患者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

“每次走入乡村,我们都感到沉甸甸的责任。乡村苦于牙医少,群众在反映,我们也在思考,要怎样综合运用打击、保护、监督、预防、教育等措施,多维度全方位守护百姓健康,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承办检察官介绍,为让监督更接地气更有力度,院里邀请相关行业的特邀检察官助理和“益心为公”志愿者专家开展研讨,运用“田野调查”+“调查核实”等工作措施,以专题调研报告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与相关部门召开磋商座谈会积极研究解决对策,形成监督合力的同时,探索符合当地特色、有利于乡村群众就医的模式,解决乡村就医难题。

在回访中,“益心为公”志愿者及相关行业专家欣喜地发现,针对多项问题,各方都拿出了“答卷”:制定了《兴义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协作医共体分院工作方案》,分批次派出374名医务人员支援乡镇卫生院,解决口腔医务人员匮乏问题,让百姓不出远门享受便利、优质、安全的服务;建立了打击非法牙医的联动机制,发挥乡镇卫生监督协管员作用,利用赶集日加强巡查、打击力度,对虚假宣传、非法行医等现象,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联动多方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深入宣传非法行医的严重危害性,提高群众辨识非法行医的能力,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呼吁群众自觉抵制非法行医,鼓励群众参与到打击非法行医的行动中。

“目前,已接到群众举报和卫生监督员移送线索5条,我们将继续发力,继续紧盯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公益保护难题,依法能动履职,让人民群众看牙不愁、笑口常开。”承办检察官说。

(钱星星 丁刚洪)

--> 2023-06-20 兴义检察院能动履职协同发力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6654.html 1 公益诉讼促进规范行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