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兄弟们,感谢了,真是万般不舍。”深夜,钟山区大河镇大桥村“大桥篮球队”的微信群里的一句话,让群里村民久久不能平静。
“您永远是我们的第一书记。”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让看着手机屏幕的胡贵旭红了眼眶。
胡贵旭是大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2年驻村工作,他付出了许多,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场景和故事,在离别之前,这些往事涌上他的心头,让他十分不舍。
几天前,大桥村驻村干部2年期满要离开村子的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得知后,想为驻村干部办个欢送会,但胡贵旭没有同意,因为既不愿意麻烦大家,也不愿意面对这种离别的伤感。可大桥村党支部书记李斌还是在胡贵旭出发前通知了村民。
6月7日,大桥村委会前站满了村民,等着送别他们的驻村第一书记胡贵旭和驻村队员陶华、杨翠。他们只有一个单纯的想法,不能让亲人空手离开。
“胡书记,大桥是你的家,想家了,就回来看看。”前来送别的村民抱住胡贵旭失声痛哭。
胡贵旭也跟着哽咽起来。
2021年,贵州铁投集团派胡贵旭到大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钟山区派陶华、杨翠到大桥担任驻村队员。
730个日日夜夜,3人同心协力,把自己当成大桥人,为大桥村的发展用心用情,让大桥村有了许多可喜变化。
大桥村村民的感谢信中写道,第四村民组没有水,胡贵旭沿着管道巡查,找到堵点,帮助群众解决管道堵塞问题;读大学的刘旺旺因家中经济困难拿不出生活费,他联系北京一位爱心人士每年为他捐款5000元;村民刘如奎家房屋破损,他从驻村经费中拿钱帮助其修缮房屋……这样的小事上百件。
去年,胡贵旭又从“娘家”申请资金70万元修建了大桥小吃一条街(美食街),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余元,今年又新增15万元为大桥村新建篮球场,并亲自担任教练员,组建篮球队,带领队员荣获大河镇第一届振兴杯篮球赛冠军,激活了大桥村村民的运动热情。
“蔬菜基地没有胡书记就没有今天的丰产。此前,村里的蔬菜基地因灌溉水源不足,碰上高温天气曾出现旱情,他多方筹集资金和人手,蔬菜基地灌溉后备水源得到解决,还拓宽了机耕道。”50年党龄的老党员李顺祥说。
有了胡贵旭带头,驻村队员个个敢担当有作为。当得知第八村民组和第九村民组村民乘坐公交车不方便时,陶华主动协调六盘水市公交公司和钟山区交通局为道路开口并设临时停车站。
“请胡书记放心,我们一定会继续努力,把村子建得更好。”李斌说。
一筐鸡蛋、一块腊肉,承载着大桥村村民对胡贵旭、陶华、杨翠的不舍。鞠躬敬礼后,胡贵旭3人在众人的道别声中离开了大桥村。
这样暖心的场景,近期在六盘水随处可见,目前,六盘水622个村(社区),各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866人,2023年轮换选派7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