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退役军人向建虎

二十三年献血百余次

我叫向建虎,今年45岁,是一名退役军人。6月13日我如期来到六盘水市中心血站,献了400毫升血液,23年我已无偿献血百余次。

从1999年第一次无偿献血至今,我累计献血总量达36800毫升,相当于7个正常人的血量总和,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以及“国家无偿献血终身荣誉奖”等荣誉。

无偿献血证,不仅记录了我一次次为他人生命“续航”的举动,更承载了一名老兵用热血践行初心、永葆军人本色的承诺。

1998年,我在部队服役并担任工兵,在一次抢险救灾中,看到鲜活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的渺小无力,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我的血液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我愿意一辈子坚持做这件事。

从在部队第一次献血,到每年参加献血活动,我坚持无偿献血23年,从未间断。当兵那会儿,只要组织献血我都报名参加,一想到我的血能让受伤的战友转危为安,就感到很光荣。

退役后,我从事过运输、矿业等职业,但在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的路上却从未停歇。

2006年,我和家人正准备外出旅行,出发前,突然收到血站紧急招募献血者应急献血的信息,一名产妇大出血急需输注血小板,如果这个时候去捐献,筹划已久的出行只能泡汤,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放下顾虑前往医院,最终,因为我捐献及时,产妇母子平安。听到这个好消息,我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2020年,疫情防控为血站采血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一天,我在群里收到血站发来的应急献血信息,很多志愿者由于种种原因回复暂不捐献,当时我正在老家参加疫情防控值守,距离市区30多公里,由于交通管制,不得不走路进城。

路上,志愿者们得知我要去捐献血小板后,纷纷特事特办并安排工作车送我到血站及时采血。当收到血站代病人家属转交的感谢信时,我由衷地感到骄傲。

我的献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离开部队后,由于生活环境改变,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一次化验时,我血液中的几项指标均不合格,达不到献血标准。为此,我难过了好长一段时间。

为了能继续献血,我和自己较上了劲:严格按要求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坚持跑步、跳绳等锻炼,3个月后,成功减重40斤,身体各项指标均回到正常范围。此后,我将健身列入日常,只为了能继续献血。

如今,我每半年就参加一次献血,每半个月献一次血小板,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通讯员 赵婵娟 黄劲丰 整理

--> 2023-06-20 退役军人向建虎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6611.html 1 二十三年献血百余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