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盘江两岸绿 满山果实香

果农在望谟县油迈瑶族乡纳王村采摘芒果。 刘朝富 摄

望谟县蔗香村青柠檬采摘。 唐波 摄

安龙县栖凤街道者跃村葡萄种植基地。 刘朝富 摄

航拍的安龙县栖凤街道者跃村大棚水果基地。 刘朝富 摄

村民在安龙县国家科技农业园内的百香果基地采收百香果。 刘朝富 摄

贞丰火龙果采收。 黄飞鸿 摄

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青柠檬产业基地。 唐波 摄

唐波

夏日,位于望谟县蔗香镇蔗香村的青柠檬基地绿意盎然,沿着蜿蜒盘旋的步道行走,柠檬清香扑鼻。柠檬基地旁的蔗香村,山水清明,红水河上落霞与飞鸟相伴,游人在江面浮桥打卡、拍照。

这幅场景让正在柠檬基地务工的罗法降不禁感慨,“柠檬、火龙果、芒果这些产业,让我们的收入是节节高,生活的环境也是一天一个样。”

近年来,蔗香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管好红水河道做文章,依托治理后的红水河,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青柠檬、芒果、火龙果等特色农业产业为基础,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让群众端上“绿饭碗”、吃上“生态饭”,蔗香镇只是黔西南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助推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黔西南州紧紧依托绿水青山生态优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擦亮生态底色,筑牢绿色屏障,切实推动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山地农业,生态果蔬是其中重要产业之一。

在册亨县冗渡镇坛坪村,村民王正琴弓着腰熟练地剪着菜心。蔬菜要赶时令收获外运、工资要按称重计算,每月有20多天的上班时间,她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技术,工资也稳稳地能够每月领到3000元以上。

“有着这片生态蔬菜地,干活的人工资多的有5000元以上,少的2000多元,离家近,家里有事情也顾得着。”王正琴说。

春踩盘江两岸绿,夏秋满山果实香。依托生态优势,黔西南州大力发展精品水果,红彤彤的火龙果、黄灿灿的金煌芒、紫盈盈的百香果、黄油油的糯米蕉……特色生态水果产业重点布局在具有“天然温室”之称的南北盘江及红水河低热河谷地区,并初步形成了立体、多元、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产品走俏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市场,为持续有效地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

截至目前,全州水果种植面积逾100万亩,投产果园面积达70万亩以上,年产值逾27亿元;蔬菜累计种植面积达180余万亩,产量超320万吨,产值达99.4亿元。

--> 2023-06-1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6556.html 1 盘江两岸绿 满山果实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