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茶绿山川 业兴富民

望谟县郊纳镇铁炉村茶园。

航拍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园。

晴隆县碧痕镇新庄村的茶山。

普安县茶源街道茶山。

晴隆县沙子镇沙子社区茶山。

村民在望谟县郊纳镇铁炉村采摘紫茶。

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白叶一号茶场。

文/段源兴 图/刘朝富

初夏时节,在黔西南州普安县,云雾缭绕,茶树茵茵、茶香袅袅,一片片茶园生机盎然。

6月5日一大早,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农卢洪美就开始检查茶叶加工机器性能是否良好,为接下来夏茶采收作准备。

“春茶收完休息一个月了,现在我们着手收购加工夏茶,干净、生态的茶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卢洪美介绍,前几年,采完春茶就很少有人进茶园了,如今夏季茶山仍旧是忙碌的季节。

据了解,普安现有茶园18.3万亩,投产面积12.5万亩,主要茶树品种有四球古茶、云南大叶种、乌牛早、龙井43、白叶一号等。普安坚守贵州关于“干净黔茶、全球共享”的理念,严守“绿色、干净”茶这一生命线,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要求严格,茶叶种植前先行开展土壤检测,符合条件方可种植,茶园管理过程中坚决不使用水溶性农药,并全覆盖建立茶园绿色档案。

生态茶,是黔西南茶叶一大亮点。据了解,农业农村部对黔西南州春节前生产的早春绿茶进行检测、审评、17项理化指标检测全部合格(其中:水浸出物含量48.9%、氨基酸4.7%、茶多酚20.4%、咖啡碱3.8%、灰分5.1%),各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标准均优于国家标准和贵州省地方标准,特别是茶叶水浸出物含量远高于国家35%的标准值。

黔西南州将茶产业作为十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重点发展,一体化推进,严把品质关,按照高效优质生态茶园建设标准新建和改造茶园,园区化推进种植基地建设,高标准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生态设施建设,提高茶叶基地标准化、园林化水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按照“二品一标”要求,加强土地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农残标准,推进茶园生态建设,把科学种植、绿色加工、绿色包装等措施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全州茶产业发展的绿色化、生态化水平。

有了良好生态优势,黔西南州还积极围绕“一红一绿一紫”茶叶品牌战略,抓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持之以恒将茶品牌做响做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茶旅一体化”,将茶产业打造成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标杆型产业,让黔西南州茶香飘向四海。目前,黔西南州茶叶种植面积达60.2万亩,投产约39.01万亩,年产量2.2万吨,产值29.65亿元。

--> 2023-06-19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6552.html 1 茶绿山川 业兴富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