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独山

诗画山水 风景独好

独山县城风光。 刘航 摄

独山县林下食用菌丰收。 莫宇 摄

独山县九十九滩国家湿地公园风光。 莫宇 摄

←独山县影山镇紫林山村海花草基地。 刘航 摄

独山县拉然小镇,粉黛乱子草风光。 莫宇 摄

王熠

青山为底,逐绿而行;清泓环绕,蓝绿交融;天清气朗,生态宜居……漫步在独山,草木葱茏,万物并秀,一幅山清水秀的绿色新画卷正生动铺展,一条天蓝地绿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正徐徐铺就。

近年来,独山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严格对标对表中央、省、州相关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打好防污战 写好水文章

暖风和煦日渐长,柳畔垂丝草木香。作为独山县城内唯一穿城而过的黑神河,早已深深融入全县人民的生活。河畔边,古朴典雅的大戏楼倒映在碧波中,两岸步道上绿柳成荫,一派悠然惬意景象。

清晨,璀璨夺目的朝霞如金色缎带般在水中漂浮,居民三三两两在河畔边下棋聊天,散步游玩,一幅幅人水和谐的画面不断呈现。

为建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绿色独山,独山县结合河长制工作,多部门多次联合开展“清河”专项行动,通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拓宽河道,对黑神河进行重点整治,累计清理黑神河河道20公里、水域面积6万平方米,清理河岸垃圾、河道水草、水面漂浮物10吨,增设沿河排污管道14公里,有效治理了污水直排现象。

同时,为同步推进全县污水治理力度,独山、城北、麻尾、上司、凉亭等污水处理厂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每天污水处理总规模达1.95万吨,潘家湾断面、黑神河、麻尾河水质明显改善,近年来,独山县重要河湖水功能区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连续为100%。

据统计,2022年,独山严格执行河长制“派工单”制度,组织县、镇、村三级河长开展巡河累计260余次,清理长度190公里,清理打捞水面、岸线垃圾和漂浮物约31.67吨,河道治理4公里;辖区内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全县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率100%,一般工业固废利用率9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1.82%,一条条“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在独山逐渐显现。

下好生态棋

守好“鲜空气”

好山,好水,好空气。

健康,养生,美胜地。

…………

缤纷六月,绿树成荫。走进独山县百泉镇拉然小镇,环境清幽静谧,竹林青翠欲滴,置身其间,绿水青山尽入眼底,美不胜收。

景区内,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微风吹拂下的碧顷湖水泛出层层涟漪。游客们三五成群,或漫步云游,或驻足欣赏,纷纷沉浸在小镇的好山好水好生态中。

一直以来,独山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核心,以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抓手,以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为基础,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022年,独山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优良天数比率达99.7%,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1.94,在全省88个县(市、区、特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中位居第三名。2023年1至4月,独山县城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120天,优良天数120天,优良天数比率达100%。

固绿水青山之本,筑绿色发展之基。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独山不断加快绿色转型升级步伐,走出一条生态与产业互利共生、保护与建设并重并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数据显示,2022年,独山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机遇,推进光伏项目建设2个,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完成林下经济利用面积40.86万亩;推行绿色出行和节能机关创建,完成28个充电桩建设任务,年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6辆,增长率达30.5%;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车中,新能源车比例100%;创建完成党政节约型机关63家,节水型机关52家,绿色校园22所。

--> 2023-06-18 独山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6469.html 1 诗画山水 风景独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