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卢泰铭
六月盛夏,走进磷都福泉,绿树成荫,滋润清新。
城市里高楼鳞次栉比,生态公园花团锦簇,不可多见的城市峡谷美景让人目不暇接;乡镇村落间洋溢浓浓绿意,乡野田间涌动着勃勃生机;工业园区内整洁宽敞、绿植掩映,传统工业园区“灰头土脸”的形象已成过去……
近年来,福泉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定不移把绿色生态作为发展底色,做好节能降耗、污染防治的“减”法,探索生态经济、新兴产业的“乘”法,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新路,展现出经济更强、百姓更富、生态更美的蓬勃面貌。
福泉市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主线,突出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环保体制机制,保障环境安全,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大结构性减排力度,促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让福泉的天更蓝。纵深推进河长制,扎实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加大重点河流治理,动态消除纳污坑塘,对重点企业、河流水质自动监测,让福泉的水更清。强化医疗等领域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全面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让福泉的地更洁。
——坚持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在推动磷煤化工绿色发展、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链闭环发展、强化园区环保兜底保障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动磷化工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化、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资源增值方向转型,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持续推进磷矿伴生氟、碘、硅资源回收利用。紧扣产业上下游链条,围绕精细化工、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紧盯产业链招商,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形成“吃干榨净”和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实现了园区化工产业“闭环发展”。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严格“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全面推进“五长”联席制度,严查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抓好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提升。扎实开展“三磷”专项排查,重点整治化工、尾矿库等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全面推行林长制,推进国家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保护。
——建设生态美丽家园。促进绿色生产,大力实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行动,推行企业清洁生产,抓好“两高”企业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推动绿色低碳生活,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等创建,制止餐饮浪费,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让绿色生活在福泉大地蔚然成风。推进生态市场交易,加快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林业碳汇开发,探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经济体系。
据了解,2022年,福泉森林覆盖率达61.85%,全域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1%,重安江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明显。新增口袋公园7个,金山生态体育公园建成投用,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5.53%。岔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获国家级绿色园区、省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省级园林城市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