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榕江县崇义乡大塘村白茶基地,满眼的翠绿让人心旷神怡,数十位村民正在给白茶除草。尽管天气很热,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都很高,有的村民一边劳作,还一边唱起了山歌。
大塘村白茶基地是榕江县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项目“村民自建”示范点。几年前,这里还是荒芜的山坡。得益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以奖代补试点项目建设,村里迎来了发展机遇,不仅将土地利用起来,还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昔日的荒山摇身一变成了生态富民的“绿色银行”。
在国家水保项目建设中,榕江县调动全县广大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还先后培育出锡庆村众森林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村级经济组织,并引进榕江县科星有机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等县级龙头企业,鼓励国有企业共同参与以奖代补试点项目建设,实现主体多元化发展。
“感谢党和政府,让540万元奖补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公司也得以拓展产业基地4000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榕江县科星有机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姚秀军说,依托水土保持项目,该公司在中寨村积极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通过对全县2018、2019、2020三个年度实施的以奖代补项目和重点治理工程进行对比,在相同的财政补助资金下,以奖代补模式比传统治理模式更能够有效增加治理面积、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榕江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自2018年以来,榕江县连续3年获得国家及省级水土保持建设资金7000万元。其中,不仅有争取到的国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项目上级补助资金5000万元,同时还撬动社会资本投资5384.8万元。项目区覆盖全县17个乡镇150个行政村,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000余公顷。重点实施油茶、茶叶、金钩藤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经济林2500余公顷,并相应配套了机耕道、作业便道、蓄水池、防洪堤等基础设施。
作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县,榕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村民自建+以奖代补”榕江模式,项目建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生态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