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保护生态 向绿前行

杨贵英

“我希望能成为这片森林的‘眼睛’,保护好它。”当了近7年护林员的钟光洪一进入林区,清理山林防火隔离带和林缘地带杂草就是他的日常工作。

钟光洪是白垛乡白垛村护林员队长,白垛村五分之四的面积位于施秉县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氵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森林覆盖率9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景区村。

为了守护这片家园,钟光洪要每天徒步在山上巡查两个来回,每个山头、每一条小沟、每一处细小的隐患点,他都不留死角地巡护到位。谈起为什么会选择成为一名护林员,钟光洪坦言:“我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我们聘请了护林员65人、护河员10人、环卫员12人,对辖区实行责任山头、责任河段、责任路段包保制,把严格保护遗产地和风景区工作作为第一要务,并健全‘林长制’‘河长制’保护体系,依托护林员和应急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巡山巡河活动。”白垛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潘仁健说。

近年来,白垛乡坚持以绿治脏、以绿治乱、以绿美境、以绿兴产。组织驻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定期开展荒地和公路义务植树及垃圾治理等活动,通过卫生评比、张榜展示、表彰奖励等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掀起生态保护热潮,营造“全员参与、人人管护”的良好氛围,擦亮美丽村庄绿色底色。

为了利用好生态资源,白垛乡依托“党支部+寨管委+十联户”治理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烤烟、中药材等,对花卉、林果进行资源整合、规模培植,形成硕果累累的独特乡村美景。同时,该乡按照“一户一景、一房一韵、一院一品”,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主题各异的庭院美化示范户,发展农耕文化旅游产业,做好山、水、花果、农耕、庭院五篇文章,把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禀赋转化成群众迈向全面小康的“绿色道路”。

如今,白垛乡将生态康养与农耕体验、红色研学、特色民宿等业态融合,推出了“春探人间花海、夏品特色水果、秋走研学之旅、冬寻雪中美景”的特色乡村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四季精彩不落幕。下一步,该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持续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致力将“红色黑冲·世遗白垛”品牌塑造为全州乃至全省乡村旅游的新增长点,以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旅游,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

--> 2023-06-18 杨贵英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6396.html 1 保护生态 向绿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