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丹寨县龙泉镇马寨村,放眼望去,触目皆是旖旎的风光。陈绍海戴着“护林巡逻”的红袖章,驾轻就熟地走在登山小道上,开展日常巡逻。
“我们每天都需要密切关注山林情况,主要看是否有人带火种进山,防止出现森林火灾和乱砍滥伐现象。”陈绍海既是马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也是村级林长和网格长。自从推行林长制明确责任范围后,按时巡护责任区域范围内的林地动态,已成为他的日常工作。
在马寨村委会的公示栏上,林长制的网格体系信息一目了然——划分的网格,对应的网格长、协管员、网格员、监督员等姓名、责任区域、工作职责、监督电话等均一一标明。
“我们通过林长制加强管理,网格体系内的人员分工合作,村民不再乱砍滥伐了,野外用火也少了。全民防火意识得到加强,爱林护林时也有了更多人响应和参与。”说起林长制带来的变化,陈绍海喜形于色。
丹寨森林覆盖率达70.68%,猫鼻岭省级森林公园、山羊界林区、牛角山自然保护区等地均保存着大片原始森林,还有各种动植物1500余种,素有“物种基因库”之称。
如何守护好这片责任林?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自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丹寨大地上的一草一木都有了“当家人”。
近年来,丹寨县建设县、乡、村三级林长制体系,以点带面推进林长巡林、制度建设、部门协作、督查督办、智慧管理、目标考核、宣传造势等工作。现全县有县级林长15名,乡级林长67名,村级林长116名。918名护林员实现森林责任片区管护全覆盖。
林长制的推行,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从林业部门唱“独角戏”到党政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合唱”,建立起党政统领、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奖惩有力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县、乡、村三级“林长”的全覆盖,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