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凯里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昔日一座座“荒山坡”化身今日的“金山坡”,探索走出一条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素有“浆果之王”“水果皇后”美誉的蓝莓,成为凯里市发展绿色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经济,将绿色风景变成“绿色经济”的成功实践。
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而上,蓝天白云下,火热骄阳中,凯里市现代林业产业园碧波万亩蓝莓园尽收眼底,好一幅欣欣向荣之景。
“昔日荒山坡,今日金山坡!我们依靠这小小的蓝莓果过上了好日子,感谢市委市政府!”碧波镇朝阳村蓝莓基地就近务工的杨大姐正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蓝莓,脸上笑意盈盈。
凯里蓝莓种植基地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组织方式,在去年6200亩的基础上今年新增种植面积7500亩,如今完成种植2.1万亩。目前,凯里市已有0.73万亩的蓝莓基地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解决长期就业300人,带动季节性务工1000余人,人均年务工收入0.7万元以上。
小小蓝莓果成为撬动凯里群众致富的“大产业”。这正是凯里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瞄准蓝莓产业,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如今,凯里除了以碧波相塘、朝阳为主的种植基地采收的蓝莓季节鲜果外,还在“产、购、销、研”上做文章,蓝莓全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延展,吸引以蓝莓深加工产业为主的贵州蓝美食品、贵州凯缘春酒业等蓝莓企业积极投身凯里农业发展主战场,企业研发生产的蓝莓食品、蓝莓酵素、蓝莓果酒相继面世,继而走上国内外及大湾区市民餐桌,成为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伴手之礼。
凯里市锚定“十四五”期间蓝莓新增种植3万亩,累计种植达4万亩,到2025年建成万亩蓝莓产业园1个、千亩蓝莓产业园8个、蓝莓精深加工企业5家以上,蓝莓全产业链发展总产值达3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全面发力,着力将蓝莓作为推动全市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和拉动全市农业现代化的拳头产品,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交响曲。
如今,小小蓝莓果,成为撬动凯里“蓝色大经济”的新引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凯里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