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水城

康养之地 满目青翠

水城区龙场乡万亩茶园。 姚咏 摄

玉舍雪山滑雪场。 姚咏 摄

北盘江九归峡谷。 姚咏 摄

←群众喜收刺梨果。 谢勇勇 摄

百车河景区航拍。 姚咏 摄

谢勇勇

“康养水城”是水城区的立区之本,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水城实践。

夏日的水城,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绵延的群山苍翠,绕城的碧水轻淌,成排的树木挺立,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在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背后,是水城区咬定绿水青山不放松,铁腕治污,守护蓝天碧水、青山净土的成果。

前不久,一架直升机在水城区猴场、蟠龙、尖山等生态脆弱地区的上空盘旋作业,一粒粒树种、草种、花种从天而降,水城区首次开展“飞播造林”作业。经过连续三天作业,山桐子、檫木、决明子等种子被播撒到山山峁峁之间。

从“生态水城”向“康养水城”提档升级,水城深知,生态是绿色发展的基础和灵魂,要“净起来”,更要“绿起来”,水城“全域美”建设走向纵深。

如何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水城区在清洁能源、特色产业、生态增汇等方面挖潜创新,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在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野玉海国家山地旅游度假区“开门见山”,是贵州省规划建设的一百个重点旅游景区之一。打通“两山”转换通道,野玉海打造“金山银山”,让这个籍籍无名的小镇,端上“绿饭碗”,吃上“生态饭”。

今天的野玉海,成为集森林休闲、康体养生、主题娱乐等于一体的山地旅游度假区的国家重点景区,吸引着重庆、上海、广东等地区游人前来,已成名副其实的度假康养和休闲旅游好去处。来自广东的游客王瑶这样评价:“这里,抬头,是醉人的‘水城蓝’!四顾,是宜人的‘生态绿’,是诗和远方!”

生态环境质量的好转不仅来自市民的直观感受,还来自专业的统计数据。

目前,水城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55%,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以上,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保持100%。

数据的背后,是水城区坚持理念先导先行,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步伐,抓好生态修复治理,强化污染治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发展林下经济37.9万亩;提高碳汇交易能力,探索开发碳汇林建设;做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防止违法占耕地、林地、基本农田等行为,加快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落地实施,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55%。

督促水城经开区合众锰业年产3万吨硫酸锰扩能技改项目、海螺水泥日产4000吨熟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完成节能技改;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乡村环境整治五大战役,完成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创建巩固任务。

持续加大玉舍水源地保护力度,全面加强河流、饮用水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和环境执法,确保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产业,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能源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逐步提高水电、风电、光伏、瓦斯发电比例,确保电力开发“多点开花”。目前,已建成风力发电1家,光伏发电项目3个,总装机规模约9万千瓦。

通过实施兼并重组和优化整合煤矿企业,淘汰30万吨规模以下矿井。大力开展“两化”改造,采煤机械化率、辅助系统智能化率达到100%。全力推行煤矿“三利用”,矿井瓦斯抽采利用率(50%)、煤矸石利用率(80%)、矿井水达标排放(100%)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高效利用。

采取林草植被恢复、机耕道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措施,共治理石漠化面积79.04平方公里。据悉,截至2022年底,与开展石漠化治理前相比,水城区石漠化面积减少137.47多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比例由32.1%下降到28%。

如今,被誉为贵州“高原明珠”的水城,林地面积237.8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43.13%提高到2020年的63.55%,连续5年全市第一。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2万余个,是“天然大空调”和“生态大氧吧”,有着“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中国野生刺梨之乡”“中国野生山桐子之乡”“中国野生八角之乡”等称号,黄精等道地中药材遍布全境,是天然的“中药材宝库”。

在守护绿水青山面前,水城人不做选择题,只做必答题。水城区立足生态优势,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理念融入城市规划、机制创新、产业发展、生态治理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双赢”,一张张绿色名片先后“收入囊中”,得到“金效益”。

--> 2023-06-17 水城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6268.html 1 康养之地 满目青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