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遵义 以绿为笔描绘崭新画卷

黄霞

遵义市中心城区的“大水缸”海龙水库。 苏海 摄

湄潭县印象湄江体育主题公园。 湄潭县融媒体中心 罗德雄 摄

桐梓县松坎镇展现出“水城共融”的秀美景象。 罗韩珑 摄

翻腾奔涌的赤水河一路向东,两岸青山对,飞鸟林中欢。

绿色长卷之下,1284名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建立完善了“河长+河道警长+义务监督员+巡河管理保洁员”的责任体系,实现了赤水河流域遵义段河长全覆盖;生态红线划定、自然资源登记确权、生态补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河长制考核等系列措施有力推进赤水河生态文明改革。

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河更畅。

2022年,赤水河荣获全国“最美家乡河”称号,生态赤水河、经济赤水河、文化赤水河的特色标签愈发增色。

同年10月,另一则重磅的绿色消息从赤水河下游传开。

贵州省第一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在赤水成功发行。

“碳票”是林地林木碳减排量收益权的凭证,相当于一片森林的固碳释氧功能作为资产交易的“身份证”,此次发行的丹青碳票是基于10万亩的竹林开发,经测算,每亩可固碳约2吨以上,2016-2020年的5年计入期内,可固碳104万吨,价值5000万元。

“碳票”变“钞票”,赤水市无疑找到了一条让“青山”变“金山”的新路径。

一道道绿色屏障的背后,实则是遵义以“绿”为笔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落子。

生态产业发展机制、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等多项改革成果列入国家推广清单,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入河排污口设置“三合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框架在遵义基本建立。

遵义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汇川区、仁怀市、正安县、红花岗区、凤冈县、习水县、绥阳县、余庆县等8个县(区、市)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示范市、示范区,占全省80%。赤水市成功创建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赤水河(遵义段)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示范河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走在全省前列。

绿色“底气”为遵义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绿色农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位居全省第一。

优质烟酒、绿色食品加工、能源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绿色化改造步伐加快,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贵州和平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遵义市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经验获得国务院表彰。

赤水市申报并获批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赤水丹霞旅游区成功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湄潭县、习水县等12个县(市、区)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省级各类旅游示范试点100余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达到13个。

黔北大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越书越精彩,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潜力无限。

于未来,遵义也有了新目标——将更大力度抓好污染治理、更大力度加强生态修复、更大力度推动绿色发展。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在100%;完善绿色产业链,深入推进贵州和平、正安、习水经济开发区开展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打造一批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产品,推进煤矸石、粉煤灰、酒糟等大宗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2025年,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0%。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亮丽,美丽遵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2023-06-17 黄霞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6218.html 1 遵义 以绿为笔描绘崭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