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向东
“以美丽回答一切。”这是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给西江千户苗寨的点赞。经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和宣传,西江千户苗寨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人文景区,每年购票进入景区的人数超过400万人。如今来到西江千户苗寨,去体验“高山流水”已成为很多游客最爱的选择之一。
想要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体验“高山流水”,有三个地方可以实现你的愿望,第一个点是北门迎宾,第二个点是农家乐,第三个点是观看《美丽西江》演出。
进入西江千户苗寨,有两个入口,一个是西门入口,另一个是北门入口。两个入口均安排有迎宾,时间为每天10:30—12:00、14:00—15:30,参加迎宾的都是西江的村民。但因从西门进入景区,是从高处向低处走的地势,不便于安排“高山流水”,因此,只有北门才有“高山流水”。
车进入北门停车场停靠,当你下车朝南边进入景区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倒“八”字形的迎宾队伍,20人左右的苗族姑娘身着盛装,在斜坡面上拾级而站,手举盛满米酒的酒海,在倒“八”字口安放有一根板凳,专供游客体验“高山流水”时坐。这里热闹极了,游客们有互相推拉着去体验“高山流水”的,有围观看热闹的,有用手机拍照的,大家尖叫声此起彼伏,心里乐开了花。
“高山流水”方阵后面一个平台,还站着长长的迎宾队伍,十二张方桌依次排开,村民左三层右三层列队站着,外层为苗家小伙,他们吹奏芦笙,中层为身着古装的中、老年妇女,她们面带微笑,随着悠扬的芦笙来回舞动着身子,里层为身着盛装的年轻姑娘和妇女,她们站在方桌边,面带微笑,手举小酒杯,不断地邀请或给游客敬酒。这就是苗族迎客最隆重的礼仪——“十二道拦门酒”。
一般情况下,苗家人只有在家中接亲嫁女或村寨有重大庆祝活动时,才能设置“十二道拦门酒”,但今天西江千户苗寨村民把“高山流水”和“十二道拦门酒”一并搬到了景区大门迎宾,显示出对远方游客的尊重和热烈欢迎。
考虑到有些游客不喝酒,还特地安排有茶水,敬游客时可以以茶代酒。每一道拦门酒都有它特定的用意,从第一道到第十二道,分别是十二个祝福:恭喜、善良、勤劳、勇敢、聪明、美丽、明理、诚实、宽宏、长寿、富裕、美满。
“高山流水”兴起于农家乐。村民李珍,苗名叫阿浓,她早年在外打工,西江苗寨旅游开发之初,她就瞅准了商机,回来开农家乐,店名为“阿浓苗家”,这在景区算是开得最早的一家农家乐了。该店最擅长用苗家长桌宴接待游客,也延续了苗家唱歌敬酒的传统礼仪,引得众多游客进店来用餐,生意红红火火。老板娘李珍不满足于现状,新创出了“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与传统敬酒礼仪区别在于:传统敬酒礼仪一般是一人唱歌敬酒,而“高山流水”则是有小伙吹芦笙作伴奏,多个姑娘同时唱歌敬酒,改变以前单独用土碗敬酒为土碗与小酒海结合并用,从低到高层层叠叠,更有气势,更有吸引力,更有观赏性,现已成为西江千户苗寨让许多游客深深向往的文化现象。
当然,在西江苗寨,不是所有的农家乐都能够体验到“高山流水”的。一般来说,农家乐的工作人员既是服务员,也是“高山流水”的“演员”,只有规模大一点的农家乐,工作人员多,才能“演”得起“高山流水”。景区经营者看中了“高山流水”的文化价值,西江演艺公司把“高山流水”也搬上了舞台。
《美丽西江》是西江演艺公司专门为游客打造的一台大型原生态苗族情景歌舞剧,分为枫木化蝶、长途迁徙、千古习俗、苗乡锦绣四个章节。该剧全景展现了苗族生活的一些过程,有故事、有文化、有特色,古朴、粗犷、原汁原味的风格,尽情地表达出苗家人的真挚、纯朴,是一场“色香味全”的民族歌舞表演,看得人意犹未尽。
《美丽西江》大型歌舞表演还为现场观众安排了互动环节,即通过自愿举手的方式,从现场观众中抽选两名男士上舞台穿苗家大裆裤,现场跟苗家姑娘学习跳锦鸡舞,学后现场单个表演展示,然后由主持人和观众快速评出一、二名,获得第二名的,由西江演艺公司赠送一份雷山银球茶礼品。获得第一名的,除了获得一份雷山银球茶礼品外,还特别赠送体验一次“高山流水”,当现场观众看见长长的倒“八”字形的身着盛装的敬酒姑娘,以及将要放到第一名男士嘴边的特大酒碗,大家惊呼不断,掌声雷动,整个剧场沸腾了起来,心灵得到了一次真正的释放。
“蓝天白云盼着你,
清新空气送给你,
吹起芦笙迎接你,
高山流水敬给你。
美丽西江盼着你,
家家户户来陪你,
唱起飞歌献给你,
五壶四海来敬你。
吹起芦笙迎接你,
长桌宴饭款待你,
唱起飞歌献给你,
五壶四海来敬你。
阿哥阿妹真想你,
端起酒杯来敬你,
高山流水敬给你,
醉在心头全是你。”
走在西江千户苗寨,你还偶尔听到《高山流水》这首由韦通贤作词,朵久央作曲、演唱的歌曲在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