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梁晓琳 通讯员 刘倩倩)眼下正是马铃薯采收期,记者走进都匀市沙包堡街道文德村九组种植基地里,马铃薯苗和一行行绿色玉米、大豆苗和谐共处,农户们正穿梭在玉米地里采收马铃薯。
这是都匀市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之一,也是沙包堡街道马铃薯示范点之一。沙包堡街道因地制宜在20亩马铃薯土地上套种大豆、玉米,让当地农民首次实现“一地三收”。
“我们家共种了3亩马铃薯,亩产约1800斤,按照当前田间收购价每斤1.5元计算,每亩产值约2700元,利润约1800元,今年仅马铃薯大概有5000元收入。”农户伍庆军说,不仅马铃薯有了好收成,还可以多收一季大豆。
据悉,这批马铃薯去年11月播种,按照“行距1米—1.2米、株距25厘米—30厘米开沟起垄”要求进行规范化种植。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农户按照“3+2”“4+2”模式在马铃薯间套种大豆玉米,利用3种作物高度差,实现利用土地空间、透风透光、保水遮阳等多种优势功效。
因是首次尝试3种作物套种,都匀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和沙包堡街道农技干部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根据马铃薯长势开展大豆玉米种植和管理技术指导,为文德村九组“一地三收”提供技术保障。
文德村种植基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土质肥沃、气候冷凉非常适宜马铃薯种植。沙包堡街道通过尝试冬季种马铃薯,春季种大豆、玉米的套种模式实现冬季不撂荒、春季有收获目标,也为都匀市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新思路。
今年以来,都匀市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8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服务团深入各镇(乡、街道),通过技术干部到村到地开展田间培训会、院坝会,入户培训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极大地鼓励了群众的套种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