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红花岗:数实融合 加“数”前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诚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红花岗区的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原材料经过冲压成型、印刷涂装、部件装配等智能化生产线上的一系列工序后,一个个小巧、精致的白酒瓶盖顺利下线。

“公司研发了瓶盖内外多种赋码技术工艺,将产品升级为智慧e盖,实现了‘一物一码’,具有生产可记录、源头可追溯、物流可跟踪、信息可存储等功能。”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敦华告诉记者,同时,还开发了联通酒企数据链的e码库、e供应、e制造、e渠道、e营销酒业物联数字化平台,为酒企提供供应链数据集成与管理等深度服务。

2021年,看中遵义白酒包材产业广阔市场前景的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在遵义高新区盈田工谷产业园落户投产,主要为茅台、习酒、珍酒、国台、云峰等白酒企业供应瓶盖,日产量30多万个。公司的智慧e盖和智联科技解决方案先后被泸州老窖、洋河、剑南春等30余家省外知名酒企采用。去年,公司产值7600多万元。

目前,公司正忙着扩大产能,新增的数条智能化生产线和成像监测系统,不仅有助于提高产量,还能提升产品质量,向今年1.3亿元目标发起冲刺。“数字化引领,促进我们产品升级转型,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邱敦华说。

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让企业生产更有“智慧”,实现量的增长,质的提升。高歌猛进的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是红花岗区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红花岗区作为遵义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在地,是遵义市委、市政府明确的数字经济“主战场”,数字产业“核心区”,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该区建成总长度1.55万公里的光缆线路、中心城区及乡镇主要街道5G网络全覆盖,让“数据大脑”愈加完善。遵义市华颖监测技术有限公司、博文软件(贵州)有限公司、贵州源信辰丰科技有限公司等60余家软件服务及软件服务相关企业蓬勃发展。贵阳、重庆、成都等城市的辐射带动,让红花岗区逐渐形成了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信息产品供给的软件产业体系,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千企改造”“万企融合”等行动,红花岗区引导区域内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以大数据深度融合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推进大数据发展战略,不断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着力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出一系列政策及支持举措,积极打造“数字红花岗”,并结合酱酒、基础材料等全市禀赋资源与大数据融合,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乘数效应凸显。

数据显示,2022年,红花岗区16家企业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2家企业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4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省级评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58家。

--> 2023-06-15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诚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5985.html 1 红花岗:数实融合 加“数”前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