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小土地”上实现“大发展”

——黔西市多措并举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近日,走进位于黔西市定新乡青杠村的农业光伏电站项目现场,周围的山头上铺满了数以万计的光伏组件,成了大山深处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项目场址共包含3个较为集中的片区,土地多为未利用的石漠化荒地。”项目负责人张志寰介绍,光伏发电站灵活性强、投资小、见效快,让大大小小的荒山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利用、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黔西市推动节约用地、减量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力度,提升用地强度和效率……2022年,共完成处置批而未供土地近1500亩,处置率34.18%;处置闲置土地4082.61亩,处置率为39.78%。

盘活存量——让“增容量不增地”成为现实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黔西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用地需求仍比较大,新增空间有限,存量盘活更加重要。

对此,黔西在存量用地盘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对于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位于黔西经济开发区甘棠片区的“年产五万吨碳酸二甲酯”项目建设点,机器轰鸣,工人各司其职,在作业面上有序工作,各项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为了盘活土地,项目在最初选址时就精心规划,科学设计,收购低效用地,规避林地草地。黔西市自然资源局主动介入,讲解用地政策要求,指导规划设计方案编制。

该项目由黔西市华度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黔希煤化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蕙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项目设计用地36亩,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碳酸二甲酯5万吨,总产值3.5亿元。目前,项目开足马力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见效。

存量盘活,提升容量。黔西市按照“布局集中、产业聚集、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思路,加强示范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及产业结构,实现从单个招商向集群招商转变,从独立招商向合作招商转变,从项目招商向园区招商转变,围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装备制造、金属制品和创业产业等,形成产业集群。

“当前,我们正努力打造专业化园区,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土地容量,互进互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平台和产业园区集群。”黔西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民介绍。

优化空间——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为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黔西市按照“一心、一圈、多轴”的城镇空间布局,推动特色鲜明、产业兴旺、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建设,成功打造林泉镇海子村、洪水镇解放村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生态度假区、民族风情镇。

金碧镇于2020年4月被确定为全省20个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之一,成功列入全国首批300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名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整治项目,是以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为指引,融合了建设用地整理、农用地整理、生态用地整理三大方面,重点在于优化空间,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综合各村农用地现状、产业发展、优势资源、乡村建设等因素综合考量,金碧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整治范围含18个村(社区),土地总面积89.45平方公里。如今,金碧镇已被打造成黔西市特色示范小城镇,实现了城市与农村互融互促。

黔西市始终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在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集约用地管理,积极开展土地治理工作,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理,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和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农民向小城镇集中,集约利用土地。

近年来,黔西市大力开展土地资源绿化行动,推进加快工矿棚户区、城市棚户区、矿山沉陷区改造,选区打造成生态公园,提升城市生态景观功能,迎来城市新面貌,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处休闲、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复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毕节市东大门,黔西市素朴镇古胜村,村里一个名叫回头湾的地方,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椽大笔,红色大字,即使在阴天,也难掩其夺目的光芒。

然而,曾经的古胜村找不到一棵大树、一块水田,荒山秃岭、岩石裸露,是出了名的“和尚坡”。

2006年3月,由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总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近时率队的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一行来到古胜村调研。

针对古胜村的“病根”,专家开出了“药方”——“因地制宜高海拔自然恢复,中海拔退耕还林,低海拔种经果林。”一条土地复合利用、发展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出现在眼前。

经过近二十年的土地资源复合利用,古胜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森林覆盖率由不到15%提高到近90%,人均年收入达到11800元,成为我国西南喀斯特岩溶山区生态发展示范村。

数据显示,黔西市县域面积357.1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1.1731万亩,占县域面积的17.13%;生态保护红线38.9194万亩,占县域面积的10.9%。

对此,黔西市高度重视土地规划和管理,遵照“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突出先导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从加强管理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保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各类规划的协调性,使规划充分体现控制和引导的作用。

树立起“节约优先、惜土如金,小土地、大发展”的观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黔西市走出了一条耕地保护严、建设占地少、用地效率高、生态环境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 2023-06-15 ——黔西市多措并举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5961.html 1 “小土地”上实现“大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