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小痛小病在村卫生室就能看了,不仅医药费便宜,且医生服务态度热情又周到,真是既方便又省钱。”在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毛寨村卫生室,村民们谈到村卫生室带来的就医变化时,赞不绝口。
板溪镇毛寨村为联合村、王家村、黎坪村、岑塘村的中心地段。以前村卫生室缺医少药,村民看病大多选择去镇卫生院或县医院,很不方便。2022年,东西部医疗帮扶项目充分利用毛寨村闲置的校舍资源,将其改造成中心村卫生室,覆盖毛寨、联合、王家、黎坪、岑塘等村7000余人。
黎坪村红卫组村民王文强由于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导致身体各关节疼痛、肿胀甚至畸形。虽然他也去过广州、贵阳等地治疗,但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如今,家门口的卫生室增设了针灸理疗,王文强便定期到卫生室接受针灸等中医治疗,现在身体逐渐康复起来。他激动地说:“卫生室技术好,服务态度也很好。”
近年来,印江农村因常住人口少、外出人员多,“空壳村”现象带来村医收入不高、队伍不稳定、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为破解村级医疗难题,该县抓好东西部协作机遇,整合协作资金、重点项目省级补助资金等585万元,在距离集镇较远、常住人口相对较多且聚集的村,打造中心村卫生室。
同时,按照“医共体牵头+乡镇卫生院+组建中心村卫生室”模式和“中心村卫生室+村医连片管理”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就医条件,让“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在乡镇、大病不出县”,切实让百姓得到就医实惠。
如今,像毛寨中心村卫生室这样硬核升级的村卫生室,在印江已建成了9所,覆盖45个行政村,惠及6万余名农村群众。原先一个个“简陋”的卫生室都已升级为宽敞明亮的“小型医院”,先进的医疗设备替代了简单的医疗工作,“看病难”“医疗差”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该县人民医院,来自东莞市石排镇医院的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刘雪锋,正在给患者进行日常检查,仔细询问患者病情,耐心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尽心尽力为每一位患者服务。“我主要从事妇科相关诊疗工作,希望把我们的技术带过来,并在离开的时候留住技术,帮助更多的患者。”刘雪峰说。
2021年7月,东莞市寮步镇、黄江镇、石排镇共派出6名医疗专家,对印江医疗卫生事业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协作帮扶。专家们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将先进的医学技术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全面提升印江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整体医疗技术水平。
同时,还援建印江医卫人才培训实践中心,通过定期、不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村医进行各项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村医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使老百姓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先后开展学术讲座65次、业务培训39次、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331次、下乡巡诊义诊7次、远程会诊5次等。
东莞市不仅给印江提供技术人才支持,还援助医疗设备206万元,为当地的医疗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