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由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牵头培育的贵乾半细毛羊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实现了贵州畜禽品种国家审定“零”的突破。这是我国南方高寒、高湿地区育成的首个56-58支毛肉兼用半细毛羊新品种,在产毛量、羊毛品质、个体重、产肉性能等方面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在国内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
贵乾半细毛羊的培育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威宁绵羊为基础母本,先后引进新疆细毛羊、考力代羊开展杂交试验。1973年全国召开半细毛羊育种经验交流会,贵州绵羊改良与国家改良计划并轨,继续开展杂交改良、横交固定,直至1991年进入系统选育并持续开展30年的选育提高,最终育成了毛肉兼用的贵乾半细毛羊。
贵乾半细毛羊主要在黔西北1800至2200米的高寒、高湿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育成,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优良特点,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推广。同时,具有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羊毛品质优良等特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羊毛除了当地用于加工羊毛被、羊毛衣及彝族同胞传统服饰擦尔瓦外,主要销往江浙一带的羊毛纺织厂,用于生产工业用呢、提花毯子等。而活羊除了满足当地羊肉餐馆、早餐门店外,主要远销广州、广西、湖南、四川、云南等地。目前,贵乾半细毛羊存栏近20万只,年推广10万只,年新增经济效益4700万元,年销售总产值近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