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乡愁馆里乡愁浓

桐梓县融媒体中心 陈娟

乡愁是什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莫言说,乡愁是家乡的红高粱;沈从文说,乡愁是沱江潺潺流动的水……在桐梓县羊磴镇,乡愁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承载着。

2012年,羊磴镇艺术爱好者们成立了羊磴艺术合作社,并与四川美术学院合作,该院学生到合作社开展绘画、泥雕、木雕等作业。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推进,交流日益频繁,羊磴镇的群众深受影响,许多人开始学画画、刻木雕等,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厚。当前,羊磴艺术合作社有社员近60名。社员除了有该镇本土艺术爱好者,还有来自县城的艺术爱好者以及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

2020年初,羊磴艺术合作社注册成立重庆羊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同年建立羊磴乡愁馆。“我们建立乡愁馆的初衷是把老物件收集保存起来,在为时代保留记忆,让孩子们了解以前生活生产场景的同时,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乡愁馆馆长胡现坤说。

位于镇政府附近的乡愁馆,现有4个展厅,展厅模仿打造了老式厨房、卧室、猪圈等场景,陈列有板凳、缝纫机、风箱等老物件以及书画、木雕、书法等艺术作品合计200多件。这些老物件的来源大多是胡现坤走访收集而来,也有部分由群众所送。“对物件的原拥有者,我们都颁发一本收藏证。如果有一天他们想把东西拿回去,凭证件即可领取。”胡现坤说。

该镇苦楝社区居民谢小春是一名绘画爱好者。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挑选一些作品到乡愁馆展出。现今,在乡愁馆展厅的一面墙上,挂满了谢小春的画作。“看到自己的画作被展出,让更多的人看到,我觉得很高兴,这让我更有动力创造更好的作品。”谢小春说。

“乡愁馆免费供人参观,月接待人数约300人次左右。”胡现坤说,他只要有空便到馆里充当讲解员。“为人们讲故事是我的最大爱好,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过去的状况,从而珍惜现在的生活。”

张登科是羊磴镇苦楝社区人,闲着的时候就会到乡愁馆走走看看。“乡愁馆办得很好,看着这些老物件我觉得亲切,也深受触动。”乡愁馆建立之初,张登科捐献了电视机等老物件,如今都在展厅展出。

那一件件老旧原生态物件,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让“乡愁”从抽象变为具体,从无形变为有形。那一件件文艺作品,也正用它们独特的方式展示羊磴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

下一步,乡愁馆将继续收集老物件和艺术作品,在助推羊磴艺术蓬勃发展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 2023-06-12 桐梓县融媒体中心 陈娟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5678.html 1 乡愁馆里乡愁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