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架南北,破岩除障,在北盘江两岸的陡崖之上,几座矗立的桥梁主塔拔地而起、高度逐日攀升,连接关岭、贞丰两县的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如火如荼,世界超级工程正拔节成长。
一桥飞架,关乎百姓生活,牵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贵州又一座具有挑战性的超级工程。
把好党建引领“方向盘”
沉睡的悬崖被机器的轰鸣声唤醒,秀美的北盘江被震荡出层层涟漪,在花江峡谷大桥施工现场,挖掘机掘着岩土,运输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有序地绑扎钢筋……6月9日,建设者们正顶着自然条件形成的强大压力,与各种困难拼搏较量。
“花江峡谷大桥主跨1420米,桥面到水面高625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贵州桥梁集团第三分公司总工程师、六安高速8标项目经理兼项目书记吴朝明介绍,在贵州山区建设超级大桥,虽有很多经验可循,但面对不同地形条件,这样的大跨度、大高度对桥梁设计与施工无疑是全新的挑战。
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工程建设深度融合,项目建设党支部——六安8标党支部应运而生。面对项目建设中的复杂性和极高的安全风险,项目党支部将参建的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工程建设的强大动力,坚持“平安工地”和“施工标准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项目施工的难易程度入手,采取相应的举措,科学安排调度,在保证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之下,提升工作效率,赋能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
浇灌项目攻坚“责任田”
清点安全设施配备是否齐全,巡视电路是否存在隐患……每天早上,项目副经理、青年党员王淞钰都会爬上大桥高塔,从支架预压、底模安装、钢筋绑扎、高程测量到混凝土浇筑,仔细开展安全巡查,严格把控每个环节。
王淞钰说,“我是党员先锋岗,要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树形象,把项目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田’,负好责,带好头,为工人安全生产作保障。”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穿梭在施工现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及参建者加班加点推动工程建设,全力抢抓工期。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党旗引领下,项目党支部将“党建+”工作落实到施工现场,划定党员责任区、创建党员先锋岗,重要施工任务中党员主动带头,形成了工程顺利推进的强大“红色引擎”。
“我们将项目划分为主塔施工点、拌和站、项目部驻地等6个党员责任区,各责任区党员带头,开展安全生产大比拼。”六安8标党支部书记吴朝明说,项目部还通过“党员先锋队”“党员质量监督队”带动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进一步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上下一心,共同推进工程建设。
推动项目跑出“加速度”
花江峡谷大桥5号与6号主塔隔峡相望,拔地而起的高柱耸立在悬崖峭壁间。
“大桥桥面到水面的高差是625米,625米相当于200多层楼高,致使大桥在修建过程中时常受到峡谷风影响。”吴朝明说。
“为避免峡谷风造成安全隐患,我们在山顶安装了风力监测仪器,对峡谷风进行了一年的风力情况实时收集,通过参照数据,有效保障施工安全。”王松钰说。
测量数据、反复论证、保障安全……自去年1月开工以来,项目部党员牵头开展项目建设攻坚,由党员骨干带着参建人员一点点啃下“硬骨头”,确保项目任务顺利推进。
党旗插在大桥上,项目建设装上“火车头”。六安8标党支部积极投身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开展“党员做先锋、筑牢生命线”“党员站好监督岗、把稳工程质量关”等党建主题活动,党员干部、技术骨干靠前指挥服务,严格把好每一道工序、盯守每一次浇筑过程;党员先锋队和青年攻坚小组主动开展质量技术交底、施工质量技能比武、创新创效等活动,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和参考依据。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
在花江峡谷大桥建设工地,党组织建在了项目上,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助力解决施工难题;党员亮明身份,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