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五条“大动脉”汇聚造就奇观

——在松坎河谷见证贵州交通巨变

三条高速公路、一条国道和一条干线铁路5条交通巨龙,汇聚在松坎河谷。

国道210线七十二道拐中的一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唐正平 娄勤丽 李洋 吴浩宇 摄影报道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面对黔道之艰,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曾发出这样的叹息。

大山曾经是“拦路虎”,黔道堪比蜀道难。如今,天堑变通途。

在遵义市桐梓县松坎镇境内,有一处举世罕见的奇观:三条高速公路、一条国道和一条干线铁路5条交通巨龙,汇聚在狭窄的松坎河谷,与河流蜿蜒并行。

从空中俯瞰,在宽度不足1公里的河谷地带,汇集了时间跨度近百年的几条交通大动脉,壮观景象给人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

贵州交通巨变的见证

这处人造景观,距离遵义市中心城区90多公里,5条跨越近百年历史的交通“巨龙”,在河谷并肩,随着群山逶迤绵延缠绕,与松坎河蜿蜒并行。这一壮观景象,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五龙戏水”。

从松坎河边往两边山谷望去,兰海高速、正习高速、兰海复线高速从沟壑纵横的半山腰飞架而过,公路与铁路在群山之中交织。几条巨龙中间的松坎河,发源于大娄山深处,通过綦江汇入长江。

崇山峻岭中,五条交通动脉沿着河流蜿蜒前行的方向齐头并进,通江达海。在松坎河两岸,几条巨龙或错落有致、倚山架桥,或横跨河流、逶迤前进,气势如虹。

高耸入云的桥墩,在云水缥缈间,让虹桥跨川越壑,天堑成通途,令经过的人赞叹不已。

“五龙”中,最“沧桑”的一条“龙”,是始建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道210线。该公路也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战斗走过的路。该公路建成数年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该公路因此成为抗战物资从缅甸前线进入“陪都”重庆的唯一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该公路经过数次不同规模的改造扩建,在2005年崇遵高速公路通车之前,一直是川渝地区经贵州南下两广的必经之路,从四川、重庆往来广州、深圳之间的长途客运、货运车辆让这条百年老路不堪重负。

“当年这条公路很窄,会车都必须倒车选地方。而且由于是泥石路面,雨天泥浆乱溅、晴天尘土飞扬。”今年83岁的唐家乾是遵义公路管理局的退休工人,他指着210国道如今整洁宽敞的沥青路面非常感慨。

历经近百年风雨,焕然一新的这条国道依然车辆川流不息。

新中国成立后,于20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川黔铁路,一度是我省北上出黔的唯一钢铁大动脉,它见证了新中国从百废待兴到欣欣向荣的过程。

六十多年过去了,该钢铁大通道“老当益壮”——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交通物流重任,是连通北部湾、贵州、重庆与中欧铁路班列接轨的重要连接线,也是我省参与“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

“五龙”中,三条高速公路最“年轻”,也最为壮观。其中2005年通车的崇遵高速公路(后命名为“兰海高速”),曾经是我省北上连接川渝的唯一高速公路。如今,兰海高速遵义段车流量已经接近饱和,旁边不远处的兰海复线高速的出现正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

三条相对年轻的高速公路,是贵州赶超跨越的交通建设成果,是“黄金十年”的见证者,也是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

“以前只听说贵州发展快,今天看到这么多犹如半空中的高速公路交织在一起,我对贵州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印象。”在兰海高速松坎服务区,从河北自驾游贵州的余先生显得有点激动。“我为我们的国家由弱到强而感到无比自豪。”

如今,当人们站在静静流淌的松坎河边,望着五条“巨龙”交织前行的场景,对着奔流不息的河水抚今追昔时,仿佛听见了“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令人产生时空倒流的感觉。

雄关漫道真如铁。面对新征程,“五龙”将继续肩负起通江达海的重任。

“基建大国”的贵州解读

“五龙戏水”,让山不再高、路不再长。

记者在现场看到,五条交通大动脉中,修建年代越久远的,线路走向越蜿蜒逶迤;越是后来修建的道路,线路走向明显更笔直,桥墩更高,隧道更长。

据了解,在“五龙戏水”路段,三条高速公路中桥墩最高的达到了93米,桥面最高达103米。很多参观过“五龙戏水”的人,都对我国“基建大国”这一称号有了更新的认识。

其实在松坎河边的大山深处,还有一条看不见的钢铁巨龙,它就是渝贵快铁。由于线路要求高,渝贵快铁在经过“五龙戏水”地段时,采用了特长隧道的方式穿越山脉,成了一条“隐形”的巨龙。

对于诸“龙”在松坎河谷汇聚的原因,记者走访了遵义市、桐梓县交通运输部门的专家,得出的结论是:“五龙汇聚”,是地理条件决定的。

我省经遵义北上入渝,线路走向经过桐梓县松坎镇,线路长度最短。同时,由于地处大娄山脉北麓,公路、铁路经过松坎镇时都不得不打隧道,但只有将线路尽量靠近松坎河谷,才能避免隧道过长,避免增加施工难度和增大工程造价。

作为东西走向的正习高速公路,经过专家和工程师们反复查勘对比发现,线路也只有经过松坎河谷,才能避免密集打隧道。

因此,诸“龙”在松坎河谷“拥挤”通过,是由各交通工程项目的“性价比”决定的。

然而,即便是目前最优化的线路走向解决方案,兰海高速重遵复线的最长隧道已经超过了10公里。一方面说明新修的道路等级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也证实了我国的基建水平越来越高,所以才能支撑起更高难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为冲破关山万千重,通过交通建设不断刷新纪录,让千沟万壑变成“交通平原”。

赶超跨越的时代记录

“五龙戏水”这一举世罕见的人造景观,是“万桥飞架贵州”的一个缩影,也是贵州赶超跨越的厚重记录本。

五条交织并行的交通大动脉,犹如支撑贵州赶超跨越的动脉血管;路上往来穿梭的人流、物流,就像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源源不断为贵州的发展提供营养和动力。

桐梓县松坎镇,顺“路”而为,在优势产业上做文章,助推经济发展上“高速”。该镇有着丰富的矿石资源,石材储存量有7亿吨,近年来,该镇因地制宜发展石材产业,先后引进了一批石材企业,产品主要销往重庆。该镇的产业布局和调整,正是黔渝区域经济合作的缩影。

“依托‘五龙’,实现腾飞。”是桐梓县、遵义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内容之一。

根据“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战略定位,我省目前已实现图定开行中欧班列。货物采用多式联运方式先后搭乘粤黔铁路、中老铁路和中欧班列,经由川黔铁路“五龙戏水”路段到重庆,再由乌鲁木齐霍尔果斯出境后直达欧洲,有效应对持续上涨的海运风险,开辟了新通道。

“五龙”牵手贵州砥砺前行。从空中航拍五条交通大动脉,它们在画面中组成了一段长长的五线谱。狭窄的松坎河谷里,火车汽笛声,汽车喇叭声,声声入耳,日夜不息地演奏着多彩贵州砥砺奋进的时代乐章。

五条“巨龙”在松坎河谷并行数公里后,又各自分开前行。虽然,它们的终点不尽相同,但一往无前的方向和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助力黔山秀水的儿女们,奋力书写赶超跨越、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新篇章。

谁持彩练当空舞,当今“五龙”殊!曾经的“川黔锁钥”,已一跃而成为贵州北大门的前沿内陆新高地,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勇前行。

--> 2023-06-12 ——在松坎河谷见证贵州交通巨变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95650.html 1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五条“大动脉”汇聚造就奇观 /enpproperty-->